黎明洞摩崖石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黎明洞摩崖石刻在汕尾捷胜镇捷胜城西南1公里的小山岗上,由巨石重叠相砌,上方有一奇异巨石盖顶,组成一个天然石洞。

明末,邑庠生廖天佐不愿仕途进取,来到这个石洞隐居,自称"一窑天居士",将石洞命名为"黎明洞"。明启五年(1625)冬,廖天佐与梁壮廷、朱斗矅等一班文人挚友在"黎明洞"前观赏浩瀚大海,饮酒吟诗,并将所呤五言八句律诗一首,题刻于巨型岩石上。字高18-27厘米,宽17-25厘米。诗中有意空缺三字,留待后人揣摩。石刻全文如下:"时,天启乙丑冬,蒙梁壮廷、朱斗矅、黄拙含见招,偕同蔡渭熊、朱璜渚、黄振鸣、钟心发酌此留题:水尽山穷处,天空雪白时。桴因观海泛,酒口傲游。留石非供口,临题若寄思。圣明余暇日,有截和《毛诗》。一窑天居士廖天佐吟。"此石刻诗,作者写景抒情,以含蓄的笔调,指责明末朝政昏庸腐败,已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表达自己不与权贵同流合污,却情愿过清雅的隐居生活。与朋友们坐着小船观看海潮,在海边尽情游玩饮酒, 乘兴题于岩石上的诗文,只是留给后人思念而已,表达了廖天佐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黎明洞"后门北侧高3米的石壁上,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邑人吴伯恩题刻的"天然佳趣"四个大字。横书阴刻,草书,字高0.4米,宽0.3米,字幅横长1.85米,竖宽0.5米。作者在这里凭吊古迹,观赏"黎明洞"之奇异巨石和南海风光之余,题刻"天然佳趣"四字以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