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李斌著

ISBN:10位[7112091918]13位[978711209191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0.00元

内容提要本书是作者在日本十年从事环境行为学领域设计、教学及研究成果的总结。

本书从环境行为学的人与环境综合关系的角度,提出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建筑比较研究框架,揭示中日文化在城市建筑中的特征。在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实体构造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对与城市建筑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规则、习俗、制度等)和信息环境(意识、心理、行为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本书以环境行为学和比较文化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主义的研究手法及引导出的结论,为环境行为研究和比较文化研究,尤其是中日比较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涉及的主要学术领域是建筑学和城市学,还涉及了比较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可供从事建筑学、城市学、环境行为学、比较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和学生使用、参考。

作者简介李斌,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一级建筑士、工学博士中国环境行为学会(EBRA)常务理事ArchitecturalSeienceReview编辑顾问委员研究领域:环境行为学、比较文化论、设计方法论。主要成果(截止至2006年底):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发表沦文130篇,日语专著(合著)l本;主持及参加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规划、环境设计等项几50项。所属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日本人与环境学会、火阪府建筑士会。简历:1967年生199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化工部第六设计院上海分院建筑师。1994,年,赴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建筑工学专攻留学,先后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0年,任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丁学研究科建筑工学专攻助理教授。2004年,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

目录前言

第一章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环境行为学的视点

1.环境行为学的发展概要

2.环境行为学的理论框架

3.人与环境的基本理论

4.建筑学与环境行为学的关系

三、比较文化论的视点

1.文化的概念

2.比较文化论的发展概要及主要理论

四、研究方法

1.基本观点

2.理论模型

3.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结构

1.城市的整体形态

2.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道路和街区

1.平面分析:道路密度和街区面积

2.立面分析:道路立面的连续性

三、城市的两面性

1.城市性:空间的易识别性

2.地缘性:居住的场所意识

四、城市中的人

1.街区内外:行为和领域

2.“邻居”的范围

3.集团的形态

五、小结

第三章建筑

一、“家”的形态

1.典型住宅

2.“家”的结构和分化

二、住宅的领域划分

1.内部和外部的领域

2.公室和私室

三、建筑中的人

1.集团中的人和空间

2.领域变换的行为——换鞋

3.起居方式——坐

四、建筑空间的本质

1.日本的传统建筑空间——“场”的转换

2.中国的传统建筑空间——“场”的统一与转换

五、小结

第四章结论——空间的文化

一、日本的“场”的一元性

二、中国的“场”的二元性

图表出处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