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方正编
ISBN:10位[9626335017]13位[9789626335017]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1
定价:¥135.60元
内容提要本集子所收将近五十篇文字,便是作者到研究所之后,在上述意念推动下陆陆续续写出来的作品,其中部分与特殊场合、刊物有关,但大部分则是围绕着现代化探讨这一主题而衍生。何谓“现代”,自然有许多不同说法。我认为也许最能凸显其特质的,则是其断裂性以及相因而至的纷杂性、变动性。李校长的格言,触及了这断裂性在时间以及空间的两个向度;史诺(C.P.Snow)的“两种文化”之说,则从科学与人文领域的分野,指出西方文化内部的断裂;而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踏入的这一个以生物之复制,人类基因库之解码,以及电脑能力之爆炸性扩张为标志的“美妙新世纪”,与刚刚结束的20世纪之间,无论从经济——社会结构抑或人类意识来说,亦同样有巨大鸿沟存乎其间。
由于“现代”的断裂特性,这本集子所收论文性质庞杂不齐,那并不足怪,甚且是难以避免的。然而,这并不表示,李卓敏校长的理想已经被遗忘,或者我没有做过一些跨越文化鸿沟的微弱努力——事实上,这恐怕是所有知识分子,无论在中国、西方抑或其他文明,虽然明知其不可也都无从逃避的一种尝试吧?20世纪之初,初次接触康德与叔本华的王国维便曾有“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之叹,乃至感到有“在二者之间”终其一生的危险。然则,对今日的知识分子而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恐怕更遥不可及了,倘若不甘以学术专业的深沟高垒自限,则以短暂生涯充填不同文化间沟壑之命运,殆将不免,这是无可如何的事。诚然,以十五年功夫,只得出这么一点儿成绩,虽谓纷繁事务间隙中草成,亦殊感汗颜。不过,敝帚自珍,人之常情,这些文字纵然空疏粗浅,自问倒也还用了心思,并非徒落窠臼,是耶非耶,识者正之。再次套用静安先生的话:“诗云:‘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此吾辈才弱者之所有事也。”至于他所向往的“深湛之思,创造之力”,则恐非吾辈常人所能企及,只有“俟诸天之所为”了。
目录序
杨振宁序
王元化序
第一辑现代化研究
毁灭与新生Ⅰ——奥图曼帝国的现代化历程
毁灭与新生Ⅱ——土耳其的威权体制与民主历程
圣洁与邪暴:俄罗斯灵魂的两面
对三个现代化历程的反思
法律的革命与革命的法律——西方法制史的两个对立观点
民族主义的剖析:起源、结构与功能
论中国民族主义与世界意识
论中国现代化与文化建设问题
在历史转折的时刻——中国融入世贸前瞻
“五四”是独特的吗?——近代中国与欧洲思想转型的比较
论启蒙与“反传统”——“五四”运动与凯末尔革命的比较
论启蒙与传统的关系——“五四”与日本启蒙运动的反思
第二辑文化评论
从辛亥革命想起
为了中国的文化建设——《二十一世纪》发刊词
为什么是茶馆
面对中文危机——《中国语文通讯》发刊词
中文的规范与进化——从香港语文问题谈起
试论白话文的起源与未来发展
谈中国与西方戏剧
谈学术刊物的生命——《文物》出版五百期感言
中国人文学术传统的一个问题
让甲骨文走向大众
第三辑科学与文化之间
儒家思想和科学思想
人文主义在现代世界——从唐君毅先生对科学的看法谈起
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
论[轴心时代]的[两种文化]现象
伊甸园能重整吗?——论现人焦虑之根源
站在美好新世纪的门槛上
全球未来文明展望:憧憬与疑惑
论新世纪的传媒与存在——《世纪中国》发刊词
第四辑科学哲学
第五辑科学史
第六辑科学评价
第七辑人物与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