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学礼专文
ISBN:10位[9627101753]13位[9789627101758]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1
定价:¥395.50元
内容提要“六方四角样新增,菱叶荷花各擅能,不上车盘随手制、雕镌印合笑模棱。”
清中叶嘉庆年问江西南昌人龚鈇客浮梁镇,当了四年镇署幕友,期间为景德镇制瓷作业和民间风俗,写了《景德镇陶歌》百首,後於道光三年癸未以六十首发表传世。以上录出的,便是其中的一首,描述琢器雕镌,言简意赅。龚氏於歌後自注云“此镶雕印合之作,用布包泥,板拍成片,裁方黏合,各有机巧。”按景德镇陶工制器分为圆、琢两人类,圆器利用陶卑拉坯成形,琢器则“不上车盘随手制”。乾隆年间成稿的《南窑笔记》更在“琢器”之下有“雕削”条云:“凡人物、鸟兽各种玲珑之类俱各雕小工匠有淘泥、雕削、上釉等工。”故此盛清景德镇御窑厂二十三作中也有“雕镶作”一项。据民国时的景德镇经济统计,1937年从事雕削制瓷的工匠有240户,工人总数为891人。当时的雕削同业行会组炽名为“合兴社”。可见自盛清至民国景德镇瓷器雕削业的普及和盛行。
江西景德镇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在陶瓷坯体上以镂、捏、堆、刻、划、印等技法装饰,在宋代已经盛行。但是宋朝流行翠色釉,以雅淡为风尚,不重雕琢。元代後期发展青花瓷,陶瓷的装饰技法又以绘画为主流,其後的彩瓷,更把釉彩装饰推至高峰。清末十九世纪,国势衰弱,官窑没落,瓷业生产每沉愈下。雕瓷就在这个时候发展、仿象牙、竹木、玉石雕刻,大量生产文房用品,在其他瓷器制品水平衰落之时、独树一帜,形成鲜明的陶艺风格。名家如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等辈出,他们充分利用景德镇瓷泥的特性、所制器物,屡有佳作。清未民初景德镇雕瓷除了继承宋代以来的镂、捏、堆、刻、划、印等技法外,还创造了牵浆、堆浆出线、填浆、点浆、镶接、堆贴、印贴、镶嵌、捏塑、捏贴、修接、活链等新技法、很多时候多种技法综合运用於一体,制造了不少艺术精品,流传於世。
文物馆举办“素影浮莹一景德镇清未民初雕瓷”瓷览,展出雕瓷作品工68项,年代自十八世纪乾朝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种类包括笔筒、墨床、笔山、纸镇、印章、盖盒、墨砚、水洗、水盂、瓶、壶、鼻烟壶灯、香薰、如意、臂搁、带饰、砚屏、瓷板等,旨在展示景德镇雕瓷工艺两百年来的发展脉络。
目录前言林业强
出品人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黄釉官上加官案屏的背後苗学礼
第一章追求幻象
第二章雅趣品味
第三章署款作品
第四章玲珑烟壶
第五章断代疑团
第六章继後发展
图版及说明苗学礼许建勋
1-49笔筒
50-73器皿及陈设
74-101鼻烟壶
102-147文房用具
148-168瓷板
附录
雕瓷名家
术语词汇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