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史蒂芬·戴德利1960年5月出生于英国多尔斯特城(Dorset)。父亲是位银行经
史蒂芬·戴德利理,母亲是位歌手。在史蒂芬的青少年时代时期,他的父亲一心期望他能子承父业当银行经理,曾逼着他念金融管理,但热爱表演艺术的史蒂芬逃离了家庭,进入戏剧界参加了英国汤顿城(Taunton)的一个青年剧团。1985年至1988年,他在谢菲尔德大学就读期间,在当地剧院克鲁西布剧院(Crucible Theatre)师从意大利小丑名角埃尔德·米利提(Elder Milletti),并在一个马戏团做小丑。史蒂芬·戴德利
人物简介英文名:Stephen Daldry 其它名:史蒂芬·道瑞 生 日:1961年5月2日星座:金
史蒂芬·戴德利牛座 出生地:英格兰性别:男 职业:导演,制作人,演员在戏剧声名鼎丰的英国,出产像史蒂文·戴德利这样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导演并不奇怪,更不用说他本人即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舞台剧导演。对表演的精准追求和人性的细节刻画是他得心应手的招牌,说起来,他执导过的电影从充斥着阳光的《比尔·艾略特》到分析人性的《时时刻刻》,再到奥斯卡的大热门,以反思二战为题材的《朗读者》,算得上少产,但皆为经典之作。
影视生涯史蒂芬·戴德利 导演
史蒂芬早期导演的许多幕戏剧都没有公映,1991年他前往伦敦加入了城门剧院(The Gate Theatre),并导演了戏剧《绝望的呐喊》(“Damned for Despair”)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之后他又先后执导了100余部舞台剧,包括他到国家歌剧院后执导J-B-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编剧的《罪恶之家》(
史蒂芬·戴德利“An Inspector Calls”)。1994年,他带领菲奥娜-肖(Fiona Shaw)执导了著名的戏剧《机械时代》(“Machinal”)。1995年,与托尼·多伊尔(Tony Doyle)和鲁弗斯·休厄尔(Rufus Sewell)一起执导了《骷髅鼠》(“Rat in the Skull”)。
1997年,史蒂芬接受英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Working Title Films)邀请,尝试执导电影,并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约。1998年,他拍摄的第一部短片《八岁男孩》(“Eight”)上映。后来,他又回到舞台执导了戴维·黑尔(David Hare)的独脚戏《苦伤道》(“Via Dolorosa”),该剧讲述了戴维-黑尔中东之旅的艰辛经历。
2000年,年轻剧作家李·霍尔(Lee Hall)给史蒂芬看了一个剧本,讲述的是一位11岁的男孩不愿子承父业做矿工,而一心渴望成为芭蕾舞演员,并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成为全英国最出色的芭蕾舞男演员的感人故事。史蒂芬选择了这个故事作为自己的银幕处男作。在这部芭蕾题材的
史蒂芬·戴德利音乐片《比利·艾略特》中,史蒂芬以戏剧导演简洁的调度手法,深刻煸情、步调流畅地将比利-艾略特感人的父子情、恋人情和师生情,细腻真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每位观众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部具有悲剧传奇色彩的影片,在英国上映后好评如潮,创下了2000万英镑的首映票房。由于片中有一些不适宜儿童的语言,曾引起各方的争议。但这部仅耗资290万英镑的低成本影片。
2002年,史蒂芬执导了根据美国杰出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曾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浪漫艺术片《时时刻刻》(“The Hours”),并邀请到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和艾德·哈里斯(Ed Harris)等众多实力明星加盟。故事围绕着3位处于不同年代的女性:现代纽约城的制作人克拉丽莎·沃恩(Clarissa Vaughan,梅丽尔·斯特里普饰)、二战末期洛杉矶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Laura Brown,朱丽安·摩尔饰)和20世纪20年代初伦敦郊区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尼科尔·基德曼饰),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于1925年的小说《达洛韦夫人(“Mrs.Dalloway”)为轴线,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个故事与三位女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史蒂芬以巧妙创新的文学手法、独辟曲径地描述了三位女人寻求生活真谛的故事。这部跨越时空的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个人荣誉史蒂芬·戴德利《时时刻刻》
史蒂芬·戴德利导演的《罪恶之家》(“An Inspector Calls”),1994年该剧曾到美国百老汇演出,并得到了当年的托尼奖。1992年,32岁的史蒂芬就成为了英国皇家歌剧院(Royal
史蒂芬·戴德利Court Theatre)的专职导演。1992年至1995年,史蒂芬一直担任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艺术指导。
主要获奖纪录2003年因《时时刻刻》获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2003年因《时时刻刻》获第60届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2003年因《时时刻刻》获第60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2003年因《时时刻刻》获英国电影亚历山大-科达(Alexander Korda)奖最佳导演提名;2003年因《时时刻刻
史蒂芬·戴德利》获英国电影戴维-利恩(David Lean)奖最佳导演提名;2003年因《时时刻刻》获柏林国际电影节读者评审奖;2002年因《时时刻刻》获美国电影学会奖(AFI)2002年十佳影片;2002年因《时时刻刻》获美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2001年因《比利-艾略特》获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因《比利-艾略特》获英国电影亚历山大-科达奖最佳导演;2001年因《比利-艾略特》获英国学院奖最佳新人提名;2001年因《比利-艾略特》获英国电影戴维-利恩奖最佳导演提名;1999年因《八岁男孩》获英国学院奖最佳短片提名;
主要作品《时时刻刻》《时时刻刻》以巧妙的文学手法、独辟溪径地描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女人故事,这三位个性相去甚远的人物拥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她们一直在为其它人而活着。三位女人寻求生活真谛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向人们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感受深切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所有的生活都是那么纠缠不清。《朗读者》《朗读者》(《The Reader》)的故事讲述从汉娜的后半生,从她与年轻男孩的畸形恋情开始。激情过后,她总是要求他为她轻声朗读。有一天,她消失了,当他再次遇到汉娜,她坐在被告席上,身份是二战时的纳粹守卫。在汉娜混沌质朴的概念里,命令与生命的矛盾从来不是责备她良心的相悖,挑选将被杀掉的犹太人时,她忠于的只是自己的使命,接受判决前,她从未意识到双手沾满鲜血。《比利-艾略特》讲述了志在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比利-艾略特成长在一个矿工家庭,在工潮泛滥的上个世纪80年代,这是一种艰苦的生存环境;而他的家人也出奇的严厉。由于害怕家人和朋友的指责,他不得不把无意中发现的对芭蕾舞的喜爱当成秘密藏在心里。然而,如果比利具备足够的天赋,芭蕾舞将可以挽救他于苦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