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现在快死了,你可以赶快离开。”巨伯回答道:“我远道来看你,你让我离开,败坏‘义’而求活命,哪里是我巨伯的行为!”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代朋友的性命。贼兵相互告诉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率军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财产到得到了保全。
荀
这字是念[xun(二声)]
<<荀巨伯探病友>>中
贼既至,谓巨伯曰。中的“既”
贼兵已经闯进,
所以,是“已经”的意思。
荀巨伯是一个把对朋友的“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的人,他不肯“败义以求生”,“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可见荀巨伯是一个舍生取义的好男儿。
“胡人”、“胡贼”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鄙称,虽然他们总的来说的确屡屡骚扰和侵犯中原,但他们之中也有有识之士。这类胡人能够被荀巨伯一类重情重义的人所感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义之举,并幡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