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门林格尔著,冯川译
ISBN:10位[7221012237]13位[9787221012234]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1
定价:¥29.00元
内容提要
卡尔·门林格尔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对人深邃莫测的精神世界有渊博的知识,尤其对死亡本能、自杀冲动、犯罪心理和儿童心理作过深入的研究。他在这方面的成就使他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领域中斐然自成一家。
在《人对抗自己》中,门林格尔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作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如果这种破坏冲动不能施之于外界,其必然结果就是转而施之于自己。这就是各种形式的自杀的根源。门林格尔呼吁:不能回避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以他自己所选定的方式,或快或慢、或迟或早、或直接或间接地在杀死他自己。要想与这种自杀倾向相对抗,首要的一步乃是真正认识到:自我毁灭确实根植于我们的天性,我们必须熟悉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相应的努力来与这种根深蒂固的死亡本能抗衡。
编辑推荐《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是启动较早,却一直没有中断的一套丛书,在读书界早已有口皆碑。选题从人文心理学、基督教哲学走到政治哲学。是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的微观研究之集萃,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意识、行为、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作了较全面深刻的分析,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态、地位和关系,并预测未来的演变。
本书是“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之一,是卡尔·门林格尔研究死亡本能和自杀心理的一部重要著作,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作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目录中译者序
绪言
第一部破坏
第1章爱与死
第二部自杀
第1章禁忌
第2章动机
第3章论点
第三部慢性自杀
第1章禁欲与殉道
第2章神经症疾病
第3章酒精瘾
第4章反社会行为
第5章精神病
第四部局部自杀
第1章定义
第2章自我伤害
第3章装病
第4章多次外科手术
第5章有意造成的事故
第6章性无能与性冷淡
第五部器质性自杀
第1章医学中的整体观
第2章器质性疾病中的心理因素
第3章选择较小的损害
第六部重建
第1章重建的临床技巧
第2章重建的社会技巧
书摘良心的力量据信来自攻击本能的一部分,这部分攻击本能不是指向外界并施之以破坏性影响,而是转变为内在的法官或国王。设想有一部落的人想把自己的部落建立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其中大多数男子将被派去做猎人和士兵以便与外来敌人作战。然而还有少数男子将被留下来做警察以便维持内部秩序。如果我们再设想这些警察中有些是便衣警察,因此很难认出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譬喻,可以拿来与心灵的内部组织相比较。
有一些法则制约着良心的活动。我们通过临床经验已经熟悉了这些规律。其中一条规律是:自我遭受的痛苦与其外在指向的破坏性成正比。这种情形就好像留在自我中的那部分破坏性本能不得不在人格的小宇宙中。执行它指向外界大宇宙的同样的活动。如果某人将某种攻击指向他人,良心或超我就会把同样的攻击指向自我。在社会组织中,这一公式以“报复法”(lextalionis)的形式而为我们所熟悉,它是一切惩罚制度的直觉基础。
其次,自我也还面临这样一项困难任务,即力图调整人格中强大的本能需要。它不仅使之适应于由外部世界提供的可能性,而且使之适应于良心的独裁。例如,它不仅要应付一个人的饥饿,要对付食物难以找到这一事实,它还必须对付内心的规定:某些食物即使找得到也不能吃。面对调整本能需要、良心需要、现实需要的任务,自我发现有些现实是不可逾越的,也就是说愿望不能改变这一现实。同样,本能也至少是相对如此。好在良心是可以进行交易的,自我因而设计出种种方式,以求简化其任务的难度,缓和其自身的痛苦。
然而有时候,良心的要求是如此巨大如此不可通融,以致根本不可能与之和解。良心力量的大小以及它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是可以收买的,这一点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就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忧郁症,我们前面讨论过的精神疾病之中,就表现出良心的过分发达,所以一位英国精神病学家[格洛弗]建议称这种病为“超我(良心)慢性增殖”。在良心问题上,社会的一般观点与精神病学家的观点往往大相径庭。社会认为大有良心的人是强者、是值得敬佩的人。因而人们一旦知道精神病学家把这种人的良心视为一种神经症缺陷,总不免大为惊奇。“何以如此?”他们问,而我们的回答是:“因为它对一个本来已经负担过重的人提出严厉无情的要求。这虽然可以造就许多好事,但这些好事却出于一种内在的强迫,这种内在强迫剥夺了这些事情对做事者所带来的乐趣。”“那么你们要干什么?”他们问,“你们是要人抛弃良心吗?难 ……
早期版本这本书88年版本,书名被译为《生之挣扎》,作者名字被译为卡尔·迈宁格,胡海国译,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定价3.2元。ISBN:7-80014-160-8
著者序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新的花样,除了不断增长的憎恨,人们的互相残害,互相掠夺,以及用糟蹋自然所残留的灰烬而糊成的文明。把这个人类内在的精神的癌症证据—破坏性—和人类的本能拉上关系,并建立它和爱本能的关系,乃佛洛伊德智慧的又一花朵。我们已经了解,孩子若要有智慧的爱,必须同时学会憎恨,学习把破坏倾向转离自己,指向那些具有威胁性的敌人,而不是指向友善、柔弱的破坏力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