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刘克笃(1875—1935),字烈候,翼城人。清宣统元年(1909)己酉科拔贡,幼好读书,但不喜八股,因而久困乡试。学使宝熙曾拔送他到省城令德堂,因家贫难供,改入师范学堂简易科。毕业以后留在学堂独管藏书室,数万册图书,他都写出明细的书根字,方便查索。辛亥革命回县,率先剪辫响应,后被选为山西临时省议员。不久又委任其为岳阳县知事,后辞职,专任教学。曾在省立各中学、师范主讲国文、经学、文字学。后任国民师范高师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山西大学教育学院、私立并州学院教授,主讲骈体文、诗、词等课。 刘长于骈体文,有唐人风格。诗宗晚唐。工对联,代撰极多。曾赠山西省图书馆对联二幅,馆长何璜亲书刻木,悬挂馆院。又曾辑《楹联溯源》,综论骈体文、律诗、对联三种体裁的平仄结构。他教会不少人作唐诗、对联,有的还能作骈体文。他常说:“这骨董今天是个点缀品,可是不懂它,许多古代文献便读不通,应该有人懂得。”他喜观天象,识恒星。古书中星图不实用,他自绘《恒星图》二幅,自费印400份赠人,宣传天文知识。他说识恒星可以辨方向和时刻,占气象,利农耕,有科学道理。此外,他还对易经有所研究,著有《易筮易说》。 他淡于名利,自署澹庵,能见义勇为。捐赠山西省图书馆二十四部史全部3000余卷,名列捐牌首位。宁武县南氏校印刘师培《左 全书》70余册,内中艰深文字,均由他和乔鹤仙精校三遍。既不受酬,又不署名。阎锡山办洗心社,聘他为讲长,每周为大小官员讲孔孟学说。他辞退聘书,不去讲说。一二一八惨案后,他撰穆光政纪念碑文,表彰学生的爱国行动。 民国24年(1935)8月18日,刘克笃病故于太原,终年61岁。教育界人士以其品行堪为学界楷模,曾拟请从祀三立阁,因抗战即起,未果。其著述付印的有《澹庵骈体文存》、《楹联溯源》、《骈体文诗》、《美术文选》、《古今体诗杂钞》、《恒星图》,未印的有《易筮浅说》,散文、诗词均佚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