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碰撞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simple collision theory;SCT

应用经典力学研究基元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的理论。[1]

其理论要点(假设)可归结为:(1)反应物分子是硬球;(2)反应发生必须进行碰撞;(3)碰撞分子对的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方向上的分量超过临界值Ec的是有效碰撞;(4)体系的能量分布遵守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律。据此可得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公式为:k=LπdAB2(8kBT/πμ)1/2exp(-εc/kBT);式中,dAB为碰撞直径,μ为折合质量。

由于该理论未考虑分子的复杂性,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有时差别较大,进一步的修正是考虑碰撞分子的相互取向和方位,用空间因子声来修正,即p=k实验/k理论。该理论首先是由W.C.M.路易斯提出,并为许多学者充实和发展,理论上对指前因子以定量的解释,对于活化能基本上保持了阿累尼乌斯公式固有的概念。方位因子也由实验确定,但所建立的化学反应的模型开始摆脱以阿累尼乌斯公式作为经验事实接受的状况,是有其历史功绩的。

现代碰撞理论成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