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一、地理位置,辖区,产业介绍
五云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5户,人口3149人,耕地面积745亩,林地面积8142亩。
五云村古属闽中郡,中晚唐时期划归清源县(今仙游)唐末后由莆田县文赋里管治,现属城厢区华亭镇管区。
五云村为镇西北边界,与仙游县接地,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加工业为主,有晚熟龙眼500亩,普遍枇杷、龙眼果园3000亩。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西有西坪寺朱洋寺等历史景观,有朱业,徐寅遗迹,近代有福建日报总编林振夏等名人,也曾出过莆田市高考文科状元。
二、特色风俗
1、 做红团
为迎接新年,有做红团的习俗。红团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每年农历新年前夕,当地群众就聚在一处大埕上,忙着做红团。红表示顺顺利利,老幼外出回来平安过年。红团是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的,馅大都是甜的,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三种。有句俗话叫“红团绿豆馅,没吃想大错。”除丧期末满的人家做白团外,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红团,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
2、摆棕轿
五云村在正月初七,初八,初九闹元宵,按不同的菩萨宫分成五云、岭顶、院后三个宫三个组织。闹元宵时男女老少敲锣打鼓放鞭炮,非常热闹,其特色就是有摆棕轿跳火的庆新春习俗。在场地中间用木块围成火堆,燃起大火,一些年轻小伙子(特别是新婚的小伙子)一前一后两人抬着一顶棕轿,在火堆上来回跳跃,同时翻转着棕桥。据说,火越旺,抬棕轿的小伙子跳得越有劲,越会给全村人带来旺气和平安。当地村民认为跳火是古代祝融流传下来的。棕轿是用竹、木做成,只有一条轿扛,每座棕轿顶部都绑上棕叶,分别贴上写有“威”、“赫” “灵”、 “护”、 “显”字的红联并供奉着神符,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2、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梅屿乡五云村基本概况五云村属瑞安市梅屿乡所辖行政村,距瑞安市区39公里,系革命老区,位于高山800多米的腹地,全村面积为4平方公里,人口518人,森林覆盖面积超过95%,是山民祖辈休养生憩的场所,因山区偏僻,也是革命前辈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驻军程美兴、郑伯永、郑贤檀等的操练基地和游击区,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红色革命根据地,1938年5月前,是共产党敌后区公所所在地。故日:瑞安的“井岗山”。
旅游资源五云村四面环山,林木葱葱,中间盆地,村民安居,一条溪流纵贯村庄,可谓山清水秀之宝地。目前是未经开发,无工业污染的一方净土。在此,春赏山花、夏游大坝、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的好去处,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青少年革命胜迹教育课堂和户外运动的生态休闲景区。特别是村居所在高山----五云山,更是拥有极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云山,海拔1027米,是瑞安境内五大高山之一,由于山高雾重,长年笼罩,下有雾,上有云,取名雾云山,又因在天气晴朗时,阳光照射,云雾呈五光十色,如五彩祥云,后人改名为五云山。
五云山,东临青山,山中拦腰筑坝,绿水藏峡;水流驻足,高峡出平湖;西接红双林场,花岩森林公园和九潭景区连为一体;沟壑成群:南挨坦尖,红男绿女求神拜佛,佛殿香火鼎盛,北靠西坳,层峦迭峰,延绵不断。“红军洞”遗迹尚在,五云村民祖辈在此居住,已有近300年历史,由上溪流纵横,涓涓泉水,常年不息。五云山与山下平原相比长年温差3-5度,春到清明,布谷鸟高歌,声音嘹亮,野杜鹃开花,竞相绽放,春乃鸟语花香。山花红白相间,装饰青山;红妆素裹,分外妖饶。夏天空气清新,泉水叮当,蓝天白云,微风送爽,浑身清凉,如入仙境;秋季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枝叶红山,寒意袭人;冬日细雨绵绵,雪米悄降,寒风报警,雪花飘飘;零下温度,树木露珠结冰,玲琅满目,树枝点头,茅竹弯腰,风吹枝摇,相互撞击,叮当作响,声脆音宜,呈现一派银色世界,好似北国风光。此处风光可以借用毛主席当年在游览杭州五云山时题的一首五言绝句来进行形容:“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梅屿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新农村建设在
上级有关部门和梅屿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五云村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上级财政支持和村民自筹资金,我村积极投身康庄工程建设,修建了通过公路,目前公路已直通五云村,交通十分便捷,从梅屿乡人民政府到五云村车程只需二十分钟;为保护生态环境,我村积极推进生态村创建工作,修建了生态公厕和生态沼气池,实现了污水的集中处理;为满足山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我村修建了篮球场,配置了乒乓球桌;为整治村庄面貌,我村将于明年申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整治和改善村庄环境;为合理利用和开发山区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我村正在积极申报高山蔬菜育苗基地和高山水果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并带动农家乐的发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