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置“郸”读“多”。西汉孝景中元元年(前149年),为郸侯国。历3世,元康四年(前62年),国除为郸县,属沛郡。考其遗址,位今安徽涡阳县丹城集乡包河南岸。《历代地理沿革表》说在鹿邑西南37.5公里;光绪《安徽通志·古迹》说在宿州西南仁义乡。经考证,两书均有错误。《安徽通志》是将方位搞错了,应位今宿州市西北部;《历代地理沿革表》所指应是今河南郸城县,是北迁后的县址。汉代郸县,王莽改称“单成”县。丹城名源于仙人王子晋在此炼丹而名。又名五羊城,传汉有5位仙翁骑羊入城,化而为石为名。《水经注·淮水注》及宋祁均说是“留县”,误。东汉初,复名郸县,仍属沛郡。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分沛郡南部置谯郡,郸县改属谯郡。魏黄初元年(220),复属沛郡。晋泰始元年(265)改属谯郡。永嘉乱后为汉国石勒与东晋争战地,废县。
隋置郸县隋开皇六年(586年)置郸县,,在今河南郸城县。唐废郸县,其地北部归鹿邑县、真源县,南部归宛丘县、项城县。民国3年(1914年)鹿邑县在郸城集设县佐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析鹿邑、淮阳、沈丘3县部分区、乡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西周时属厉(音lai)、陈,战国后期属楚。秦属陈郡苦(音hu)县和项县。西汉时,境内设置宁平县(治所即今宁平)和宜禄县(治所即今宜路)。三国魏废县后,分属陈郡 (国)武平县和谯郡苦县。两晋至南北朝,苦县先后改名父阳县、谷阳县,原地域仍属之。五代至宋元,上述县名有所更改,但辖地基本沿袭未变。明、清两代,地域大部属归德府鹿邑县,少部属陈州府(明为开封府)淮宁县,沈丘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