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浙江省云和县赤石乡赤石村
地处浙江省云和县的西北部,赤石乡的中部,辖4个自然村,分别是张源头村、麻洋村、临海洋村、以及赤石村。农户368户。2006年末总人口近1231人,其中党员有21人。全村耕地面积约871亩,山林面积约2537亩。主要的农产品是各种鱼类、杨梅、李子、橘子、板栗等。赤石村辖区的开心岛是风景更是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历年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的知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前往创作,并且本村的木制玩具也一定的规模并蓬勃发展。
2、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赤石村
武夷街道赤石村位于武夷街道南部,与武、夷山机场和武夷山风景区相连,有4个自然村(分别为旧赤石 、 赤石新村 、 南庵 、 新阳),8个村民小组,282户,人口1038人,5个村两委干部,43名党员,总耕地面积1748亩,旱地106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以种、 养业为主。但 ,由于该村现面临问题是人多地少,所以转移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多。
2007年人均纯收入4456元,其中非农收入占57%,村财收入只是些集体土地租赁等项收入,年收入有3—4万元。
3、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松桂镇赤石村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鹤庆县松桂镇,地处松桂镇北边,距 松桂镇政府所在地13.00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27公里。东邻龙珠,南邻波罗,西邻三庄,北邻文星。辖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3户,有乡村人口637人,其中农业人口617人,劳动力2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0人。
全村国土面积3.73平方公里,海拔2,150.00米,年平均气温14.00℃,年降水量 96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31.10亩,人均耕地 0.8亩,林地4,828.5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2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2.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31.10亩(其中水田300.00亩,旱地231.10亩),人均耕地0.8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4,828.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30.5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6亩,主要种植蚕桑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230.00亩,其他面积0.00亩。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43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143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65.0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5户(分别占总数的76%和59%)。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3.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11辆,摩托车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8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5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220.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8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户;建有小水窖3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86户。全村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129.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58.00万元,占总收入的 %;畜牧业收入41.00万元,占总收入的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4头,肉牛85头,肉羊300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11.00万元,占总收入的 %;第二、三产业收入19.00万元,占总收入的 %;工资性收入14.00万元,占总收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892.0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5.4%),在省内务工15人,到省外务工0人。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43户,共乡村人口637人,其中男性 335人,女性302人。其中农业人口618人,劳动力280 人。该村以白族为主,其中白族 636人,其它少数民族 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586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2%;享受低保39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卫生院1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0 户,占农户总数的0%。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拥有教师5人,在校学生60人,距离镇中学5.0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4人,其中小学生60人,中学生14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水利条件差,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量发展蚕桑、畜牧业,合理开发林地资源,加大劳务输出。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水利条件差,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
4、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赤石村
【行政隶属与地理位置】
赤石村隶属于安溪县西坪镇,历史上为安溪县积德乡崇信里赤石乡(又名碧石),位于安溪县中南部,在羊角尖(海拔1167米)与大宝山之间,与留山、宝山、赤水、双格等村相邻,距西坪镇区16千米,有水泥公路通往龙涓举溪、虎邱罗岩、西坪西原等地。
【村落与村民】
全村总人口1080人,有林、王、潘三姓,其中林姓852人,王姓186人,潘姓42人。辖有5个村民小组,分为五个自然村:后溪(1组)、上洞(2组,王姓)、火烧烽(3组)、长坑(4组)、屈下(5组,林、潘)。村民有不少人迁移外地谋生。清代康熙年间,林坚守携子往台湾开垦茶园,大陆以移居漳州为主。
【历史人文】
赤石林姓为莲林金紫井兜派系。唐光化元年(898年),林珊携父林一郞由永春大杉林迁入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后裔称莲林),尊林一郞为金紫一世,至今已衍三十二世。七世林仲麟,生五子,称“五宗”,后裔多支外迁,次子林度宗,号泗乙,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莲兜美移居官桥镇仁宅村。林度宗之子林仕润,号子仪,生五子,称仁宅“小五宗”:长杰孙、次俊孙、三伟孙、四公孙,移居今西坪镇赤石村,至今已有600多年,赤石林姓均为林度宗支系。
林清亭,赤石村人,清代文人,学识渊博,被上官献瑶(1730-1782年)[清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提督陕甘学政、詹事府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家族聘为书塾先生,官献瑶曾亲书对联一副相赠,刻制于木板上,今尚在。其联曰:精华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自然和建筑景观】
羊角尖:位于安溪县中南部,在双格村与赤石村之间,为晋江和九龙江分水岭之一。山势陡峭,裸石林立,形态各异,有山羊洞、石鸡、瀑布、天然植被呈垂直分布,山腰有草高而密的高山草场,昔日山羊成群出没,故山羊栖息山洞,称山羊洞,最高峰谓之羊角尖。清《安溪县志》载:羊角山,两峰欹嵌,有如羊角。
聚斯楼:该土楼位于赤石村长坑角落,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据省文物管理部门初步认定,该土楼极有可能是我省最早的土楼建筑之一。土楼为方形型制,坐北朝南,东面挡风墙以石卵砌成,共三层72间,第三层为构架建筑,人可直接行走于墙体。聚斯楼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安溪县土楼文化资源,而且为安溪茶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物产经济】
赤石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村民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树品种丰富,优良品种有金观音、竹叶青奇兰、铁观音、本山、黄棪等。竹叶青奇兰,香高水醇,是茶树中稀有的品种之一,原产于赤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