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正宗分:
《金刚经》中的第三品(第三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每一品为一分,冠名一个小标题使读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标题下面的内容。《金刚经》并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这一种分法,但是这种分法是最被世人认可的分法。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能广度一切众生,使他们进入脱离生死轮回,绝对寂静的涅盘境界而到达理想的彼岸,但又不执着于度生之相----即不认为众生被灭度,因为佛性平等,众生可以自度成佛。离我人四相而度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正宗”的大乘之理。
正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先生注的第三品偈颂:
四相初生四象珠,羲皇以上一无无。
剧怜多少修途客,寿我迷人犹讳禺。
人生都被现象所困,四相初生的四相,同《易经》四象就有差别,一念一动,外境界就有所差别,伏羲一画开天地以前,天地没有,宇宙还是空的,我们现在还为什么拼命去求空?能求到的就不是空了。可怜这些要修行的人,自欺欺人地在四相里滚爬,追求寿相、果位,还自以为是在修道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