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年-大事记(一)1005年,乙巳年(蛇年)
1、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1月28日签):内容“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十万两。以白沟河为界分治。”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洲之盟。” 澶渊之盟后,宋辽开始了和平相处的局面,长达100多年没有战争,宋辽都在边境地区设置了互相交易的市场,贸易、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丰富了汉族和契丹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
2、景德二年(1005年),宋真宗选择“有武干善镇静”的官吏戍守河北边防,校自指定李允则知雄州兼河北安抚使。在河北边境20年,李允则为了既加强边防设施,又不造成宋辽之间的边境冲突,呕心沥血,锐意经营,卓有成效,显示出他具有非常的谋略。李允则身为雄州军政的最高长官,在十分注重边防的同时,也着意于当地兵、民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他规划并建设了许多一举多得的防御设施。休战以前,雄州北部设有许多陷马坑和一些可瞻望10里的哨所。李允则命拆楼平坑,建设成为当地驻军的菜园。浚井疏渠,列畦陇,筑短垣纵横其中,再种上荆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士兵的吃菜问题,而且使这块地比以前更是障碍重重。又修筑坊巷,徙佛教寺院于北原上,州民旦夕登楼,可隙望30里。他还下令安抚司在各自的辖区内广种榆树,久而久之,雄州郁郁苍苍,榆满塞下,形成一道道绿色植物城墙。他使雄州城墙上全部覆盖上了瓦片,下环以沟堑,莳麻植榆柳,并扩大屯田,架石桥,构亭榭,列堤道通安肃、广顺、倍安军,此外,还“教民陶瓦甓,标里闬,置廊市、邸舍、水垲”。总之,李允则一系列战略性的改革,不仅巩固了河北的边防,而且使雄州的政治,经济、民情都有了进一步的改观。
1005年-大事记(二)3、《后汉书》的版本流传,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唐代,刘昭所注《后汉志》三十卷与李贤所注《范书》是单独别行的,直到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后汉书》初刻本及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的校定本,都还没有收入《续志》。
4、圣格里高丽教堂,圣女像修建于1005年。
1005年-出生仲敦巴·嘉瓦郡乃意为“胜生”,宋代西藏佛学家,噶当派创始人。于木蛇年(1005年,宋景德二年)生在前藏堆隆普(今堆隆德庆县)一个富豪人家。父亲达松格显,有的史籍称达松须协;母亲库俄萨季玛,有的史籍称库堆萨季玛。
1005年-逝世(一)1、安倍晴明生于平安朝中期的延喜21年(公元921年),卒于宽弘2年(公元1005年),安倍晴明是著名的遣唐使安倍仲麻吕的第八世孙,据《尊卑分脉》、《安培系图》等史书记载,他是右大臣安培家第九代大膳大夫益材的子嗣。师从贺茂忠行,是平安时代极富盛名的阴阳师。
2、加西亚·桑切斯二世(卒于1005年),绰号“抖颤者”,是纳瓦拉国王桑乔二世之子。他于994年至1000年为纳瓦拉国王和阿拉贡伯爵,在位期间政绩不多,对外军事亦无多大贡献。他最著名的一次军事行动是出兵帮助被穆斯林将军阿布·埃米尔·曼苏尔围困的卡斯蒂利亚的城市,加西亚为此与曼苏尔激战,以因此令曼苏尔以后与纳瓦拉为敌。
1005年-逝世(二)3、崔冲,朝鲜,高丽时期学者、诗人。字浩然,号惺斋。1005年擢甲科第一。时称“海东孔子”。
4、伊斯梅尔旋逃奔花拉子模,起兵图恢复,曾一度夺回布哈拉与撒马尔罕,但终被击溃,逃往谋夫,于1005年被当地阿拉伯部落酋长所杀。萨曼王朝遂告灭亡。
5、赵自化(949-1005年)宋医官。德州平原(今山东平原)人。避乱寓居洛阳。父知嵓,通医术,尤精方药。承家学,亦以医为业,医术精湛,后因治愈长公主疾,擢为医学,加尚药奉御。淳化五年(994年)授医官副使,善切脉,咸平三年(1000年)为医官正使。撰《四时养颐录》,宋真宗更名《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另撰《名医显秩传》三卷,今佚。
契丹统和二十三年;北宋景德二年;越南应天十二年;日本宽弘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