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行无住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妙行无住分:

《金刚经》中的第四品(第四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每一品为一分,冠名一个小标题使读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标题下面的内容。《金刚经》并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这一种分法,但是这种分法是最被世人认可的分法。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无住”:就是不要执着。菩萨对一切事物都应该无所执着,这种原则运用到布施上,就是“不住相布施”。不执着于相的布施才是“妙行”,才具有不可想象和度量的福德。

正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南怀瑾先生注的第四品偈颂:

形役心劳尘役人,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华过眼春风歇,来往双丸无住轮。

人都做了身体的奴役,成为外境物质世界的奴隶,为了这个身体,为了一个思想、一点念头在忙碌,自己骗自己。这些繁华景象,眨眼就过,最后什么都不属于自己。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永远在转,宇宙并不因为我们的死就不存在了。太阳、月亮,它永远不断地在转,因为它无住,不停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