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概况阳头升乡位于隰县西南部,距县城二十五公里,乡政府设在阳头升村,东接午城镇,西临永和桑壁镇,南通大宁太德乡,北连石楼、永和县,总面积为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17公顷,全乡共辖阳头升、贺家峪、刁家峪、宋家河、千通、西古乡、吾子金、后堰、竹干、居子、下崖底、王家沟、罗正堡、岢岚金14个村民委员会,58个自然村,总户数2396户,9839口人。
全乡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大体可分为旱川地、垣地、坡地三种类型。全乡属较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无霜期为158天。
阳头升乡通有到县城两条共三十四公里的柏油公路,其余各村也都有通车公路,交通比较便利,全乡村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乡,有乡办中学一座,文化办公大楼一座。
乡下辖村阳头升村
刁家峪村
贺家峪村
千通村
宋家河村
华石头村
吾支金村
西故乡村
上河村
胡垣村
后墕村
青宿村
竹干村
居子村
岢岚金村
下崖底村
王家沟村
史家塔村
西上庄村
罗正堡村
李家腰村
农林产业阳头升乡乡域经济主要以粮食和林果业为主,粮食作物盛产玉米,另有小麦、谷子、高粱、西瓜、葵花和药材。近几年林果业发展较快,主要品种有红富士苹果、晋蜜梨、酥梨为主,并建有恒温贮藏库三座,贮藏窑200余座,果品业已成为群众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2002年以来,全乡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干果生产,新栽植核桃近7千余亩,使全乡核桃面积达到万亩规模,成为富乡富民的又一支柱产业。
长足发展2002年以来,新的一届党委、政府面对我国加入“WTO”新的机遇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大好形势,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域经济实力,建设山区强乡为目标,立足乡情实际,制定了发展战略目标“1234”工程,即一条主线:以农民增收,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两个确保: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农村改革顺利进行;三场硬仗:打好基础设施改造、重点项目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硬仗;四项目标:实现生态绿乡、粮食稳乡、畜牧强乡、果品富乡的目标。三年多来,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建成了后堰垣万亩水果基地,王家沟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刁家峪万亩玉米生产基地,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9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