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注音】:xūn lú

香炉的演变,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经有烧炭取暖以及烹煮物品的容器了,直至西汉时期,东南亚以及西域一带的香料才开始输入中国。这些香料不但贵重,而且多为树脂类香料,必须放在燃料上薰烧,于是薰炉的形制随之也发生了变化。早期的豆形薰炉炉身比较浅,为了薰烧树脂类的香料,炉身要做的深些,以便在炉下部放置炭火。为了防止炭火太旺,炉身下部的进气孔缩成很窄的缝隙,同时将炉盖增高,轮廓多呈圆锥形,上边再装饰山峦等雕饰,这就是中国香炉的始祖──博山炉。薰炉的制作材料非常丰富,有青铜、陶、瓷、玉等等。因为青铜坚牢而且散热性能较好,所以青铜的质地是最好的。珐琅工艺是从西方传入中国以后,并且出现了珐琅薰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