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花冠芋螺[1]
【中文俗名】
【拉丁学名】Conus coronatus
【命名者】 Gmelin, 1791
【英文名称】Crowned Cone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芋螺科
外形特征贝壳圆锥

形,坚固,螺塔、低,体螺层大,占据壳长一半以上。壳口狭窄且长。壳表有成长脉、螺脉、螺沟、颗粒和肩部的结节。口盖角质,远小于壳口,新月状,核在下方。齿舌只有边缘齿,末端有倒钩。
壳较粗短,质厚。体层具细肋,灰色底,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和白纹,肩部具冠状瘤突。壳口底部宽,具紫褐色或褐色斑。口盖小,角质。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印度-太平洋海域、广西、海南、西沙、印尼、马来西亚
台湾分布 基隆市,东沙岛,花莲石梯坪,花莲县大港口,兰屿,台北县白沙湾海岸,台北县淡水,台北县贡寮乡蚊子坑,台北县贡寮乡盐寮,台北县贡寮乡马冈,台北县野柳,宜兰县大溪,苏澳,花东海岸,屏东县恒春半岛,大树房,屏东後湾,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内海海域,南沙太平岛,宜兰县苏澳,小琉球
习性环境栖所环境 潮间带珊瑚礁、潮下带。有毒。夜间觅食性,食鱼类或贝类或小虫。生长于热带浅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