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2008年6月海南师范大学在原中文系的基础上成立的二级学院。文学院除中文系原有专业外,又融入了原政法系历史学专业。
中文系始建于1949年,是海南师范大学最早的教学系之一,已有59年办学历史。1983年开办本科教育。2003年成为学校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因此,文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
文学院设有四系三中心一所。四系即汉语言文学系、对外汉语系、新闻传播系、历史系;三中心即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媒介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域文化研究中心;一所即国学研究所。
文学院拥有三个资料室:桂林洋新校区的院综合资料室、南校区的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室、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资料室,藏书总量近五万册,期刊一百五十六种。
文学院现有一个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一个校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四个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门史;一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四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古代文学、专门史;一个省级教学团队:古代文学;一门省级重点课程:汉语言;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汉语言、古代文学。共建设了四批校级重点课程和一批校级网络课程。
文学院现有教工七十人,其中专任教师六十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十七人,副教授二十人;博士十四人,硕士十五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人,省优专家六人;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责任教授一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一千七百一十一人,其中汉语言文学系一千一百一十四人、对外汉语系一百一十一人、新闻传播系二百六十六人、历史系二百二十人;在校研究生五十九人;各类成教生近三千人。
近五年来,文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三十一人次分别获得省级校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十佳”、“最受毕业生欢迎任课教师”等称号;在省级以上报刊共发表学术论文四百六十九篇,其中在核心及其以上刊物发文一百五十八篇;出版学术著作七十八部(含专著、编著、文艺作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四项,省、校级科研项目一百二十项;有四十六项科研成果获校、省级以上奖励。有两人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
文学院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近几年来,先后成功主办或协办了“中国新文学学会年会”、“中国小说学会年会”、“中文散文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二十一世纪第四届现代诗研讨会”等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余光中、王蒙、叶嘉莹、吴元迈、洪子诚、黄维梁、韩少功等诸多海内外知名学者、作家都曾应邀来该院进行学术交流。
文学院各项工作成绩卓著,屡受表彰。2008年被学校评为“评建创优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2007年、2008年两年,连续被省扶贫办、教育厅等有关单位及学校授予“顶岗支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院党总支多次被评为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团委获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先后有两个学生班级被授予海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海南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