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龛石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北龛石窟位于四川巴中县城北1公里巴河北岸的苏山南麓。现有造像24龛,近300躯。造像多为唐代作品,主要是佛教造像艺术。其像,雕刻精细,线条柔和,小巧玲珑,多彩多姿,有的身躯修长,有的面部丰满。第6号窟,高350、宽320、深290厘米。内龛楣的五个伎乐天神,有的弹古筝,有的吹竹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腰鼓,神态十分得意。

在窟顶的四个浅浮雕飞天,也随着乐声在天空中飞旋。在窟右壁下方刻有一供养人,头挽高发髻,身长腰细,著长袍,实为窈窕少女。第14号的龛楣设计别具一格。在二方连续的卷草纹饰上,雕刻了两身背向飞行的飞天。左角者,手弹琵琶,右角者,嘴吹着笙,都足踏云彩,凭着长长的飘带飞舞。第12号龛正壁有二身浅浮雕的饕餮,在其颈部又坐有一个世俗人物,很似古印度佛教艺术中的雕像。如能临境亲览,定能被那高超的艺术所征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