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王国芝,1964年12月出生。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86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成都地质学院获岩石学专业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变质岩石学。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2000年攻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盆地分析;获矿物岩石矿床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滇西-莺歌海地区新生代盆地构造沉积耦合”。2000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一站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低温地球化学,研究项目名称为:“二叠纪以来右江盆地演化与流体流动和低温成矿关系”。2003年11月进入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地质科学研究院分站,从事二站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项目名称为“济阳坳陷白庙-陈家庄地区构造成因及演化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储层地球化学、油气保存、流体来源与运移的地质地球化学示踪、盆地分析方面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曾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EI收录论文6篇,合著专著和教材7部。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技术骨干主持或参加国家973项目、攀登项目、部科技攻关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持有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成果一等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证书四项。

代表性文章:

1.Wang Guozhi et al. Disintegration and age of basement metamorphic rocks in Qiangtang, Tibet.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1,44:86-93

2.Wang Guozhi et al. Fluid flow and mineralization of Youjiang Basin in the Yunnan-Guizhou-Gangxi Area ,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3,46:99-109

3. Wang Guozhi et al.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of ore fluid from fluorite in Qinglong atimony deposit, Southwest Guizhou,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 Acta,2002,Vol.66(Suppl.1)目前在研项目:

1) 东营凹陷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主持,中石化胜利油田项目)

2) 震旦纪-二叠纪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演化(主持,中石化集团公司项目)

3)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主研, 国家973项目)

4) 扬子西缘龙门-川滇构造系统及成藏效应研究(主研, 中石化集团公司项目)

5)红参1井盆山原形成过程与油气耦合关系研究(主研, 中石化集团公司项目)

6) 松潘-阿坝地区三叠系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研究(主研, 中石化南方公司项目)

7)中扬子区海相流体特征及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主研, 中石化江汉油田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