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人简介龙昱,教授,构造地质学博士。1980年6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1994年曾在中国科技大学非线性中心进修。

教学工作最近讲授的主要课程:

1.《城市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城市建设与规划》 3.《城市地理学》

4.《地震地质学》 5.《可持续性发展》 6.《全球变化》 7.《城市生态学》

编写教材及专著1.城市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资源环境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试用教材。

2.北戴河基础地质实习指导书与教学大纲-地球类专业教材。

3. 矿体定位预测的地质标志与方法,2002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灰色系统理论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1997年9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5.城镇体系与小区规划,国家“十五”规划教材(09年出版)。

负责完成的主要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3185)“内生铜金隐伏矿预测中不确定信息白化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9872090)“矿化裂隙动力标志的多重分形与矿体定位预测方法”。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主任基金)“长江武汉段近代沉积典型剖面研究及其环境预测若干问题”。

4.原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92-18)“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高铜山口-龙角山勘查效果的研究”。

5. 农业地质调查(湖北),任务书编号:基[2005]011-14,项目编号:1212010511214)中的“江汉流域经济区沿江冲积带有关元素历史演化规律及地方病研究”专题。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 龙昱,湖北秭归枣儿林硅化木发现及其意义,地质科技情报,2006,25(6):8

2. 龙昱,中山舰沉积物基本特征与断年意义,沉积学报,2005(2)

3. Yu long,Unascertained Model Forecast on poor data with Conditions Function in 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cybernetics,2004.Nol,33No.2

4. 龙昱,李永涛,李晓等,武汉东湖现代沉积界面时间标定的磁化率与工业事件分析,沉积学报,2002(3)

5. 龙昱,湖北房县桥上乡蛤蟆洞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地质科技情报,2002(3)

6. 龙昱,矿化裂隙低温阻值的非确定特征与裂隙网络的空间分布,一般系统国际研究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p407-410

7. 龙昱,金矿田构造与矿床空间特征的非确定模型分析,一般系统国际研究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p434-438

8. Yu Long, et al., The uncertain feature and countermeasure under the subject of finding endogenetic concealed deposits. 1997. USA. Advances in System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Special Issure,p457-463

9. Yu Long, et al., Uncertainty analysis for prospecting information and prognosis for concealed Cu-Au ore body, 1997.USA.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Special Issure,P424-430

10. 龙昱,周汉明,周雅琴,铜山口矿床微矿化裂隙的低温性质与找矿意义,地质科技情况,1997,3,P64-68

11. 龙昱,灰关联系数的分布特征,系统、控制、信息、方法与应用,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P1187-119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