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篝火

gōuhuǒ

篝火

◎ 篝火 gōuhuǒ

(1)[campfire;bonfire]

(2)古指用竹笼罩的火(古时候点火照明,要挡风还没有玻璃,就用竹笼子罩起来,这就是篝火。)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 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3)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周总理,你在哪里》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七根火柴》

◎词语解释

1.用竹笼罩着的火。 宋王安石《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筩还肯寄新诗。” 宋陈恕可《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词:“草汀篝火,芦洲纬箔,早寒渔屋。”

2.现借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烧的火堆。端木蕻良《浑河的急流》:“爸爸已经升好了篝火,在一旁吸烟。”如:营火会上燃起熊熊的篝火。

3.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营火会上燃起熊熊的~。

4.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透过累积木材或树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在活动里燃点的火堆。在欧洲,燃点营火是庆祝仲夏节的活动之一。“篝火”这个字在欧洲多个的语言里,都是由“骨”和“火”这两个字来组成,反映出这项活动过去的历史。在过往凯尔特人还在欧洲大陆生活的年代,他们在庆祝夏季完结的萨温节(Samhain)时,会把动物的骨头垒叠在一起焚烧,以图赶走邪灵。时至今日,这种做法仍然在爱尔兰保留,但一般只限在万圣节前夜或仲夏节燃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