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云和县云和镇官坑村云和县云和镇官坑村坐落在美丽的云和湖的北岸,村里300多年历史的慧云寺更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香客,可出入一直靠一艘只有25个客位的渡船。不过这种局面今后将改变,这里将建起丽水首座景观悬索桥,不仅方便大家出行,还将成为云和湖上标志性建筑。
2、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行镇官坑村官坑村委会(guān kēng cún wuǐhuì)属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行镇,在中行街北面4公里处。东接快湖番坑里,北接八尺甜畲,南接下村珠宝圹,西接中行干七、合华。面积约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多亩,山地面积9585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石苑、平安畲、昂天湖、上官坑、下官坑、银岭。每个自然为一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平均年收入3279元。村委会建在上官坑自然村。
官坑原称“乾坑”,传说清朝年间当地有位读书人做过县“师爷”,因而当地人将“乾坑”谐音为“官坑”,认为是出做官人的地方。1960年以前隶属快湖大队,1984年隶属中行乡,1987年设村民委员会,1989年设管理区,全村176户681人,全是汉族,讲客家话。村所辖6个自然村分散在相邻的6处山坑或山窝,农产水稻为主,兼种油茶、食茶、花生、沙田柚、李子及养鱼。石苑村有高铕稀土,铕含量达千分之二点六。盛产茶油,银岭出产的茶叶远近驰名,钦之醇甘盈喉,余味不尽,银岭自然村有千多亩山地,曾开发为密李种植基地,近年发展为油茶基地。设有小学一所,教师1人,学生10人。
各个自然村已通公路,其中昂天湖自然村通往村委会及村委会通往中行墟镇政府的公路,于2004年冬硬底化,各自然村都有供销小店,经营村民日常生活商品。
6个村民小组分别有6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为一个村民小组,共有4个居民点。
石燕自然村,又称“石燕茅”,村名系历史沿用。在村委会北4公里地形为高山上的深山窝,村西北面与江西省上黄地交界,有44户193人,耕地250亩,一条小溪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将村子分为东西二半,西边住的人家全姓易,称易屋,东边住的人家全姓陈,称陈屋。房屋都建在溪两边的半山坡上,多为砖木结构。村子周围大山环绕,山高林密,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木薯,烤烟及养鱼。山上分布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含量高。1990年前后,有些地方曾被开采,因水土损害山下的农田,后被禁止。
昂(仰)天湖自然村,在村委会北1.5公里,地势为半山坡上的山窝,村名历史沿用。村北面与石燕接壤,地势宽阔,日照长,阳光足。有7户25人,耕地5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及养鱼、养蜂、民房为砖木结构。
平安畲自然村,在村委会西北1公里处,村名历史沿用。地势为高山窝,北与石燕村交界,东与昂天湖相邻。18户78人,耕地190亩,鱼圹10亩。主种水稻,兼种花生、养鱼。村中旱田多,耕作用水全靠从石燕和昂天湖两地引来。
上官坑自然村,是官坑村委会所在地,与下官坑共为一条山坑,在山坑上半部份。村北面与平安畲和昂天湖接壤,村西面有小溪从山脚流过,东面为水田和民房。民房多为砖木结构,依山而建。近几年建水泥钢筋房多,建房用地逐渐向村中心扩展,上半村人家全姓刘,下半村人家全姓张,共33户115人,耕地100多亩,鱼圹8亩。一条公路北通昂天湖,南经下官坑至中行街,在在2004年冬水泥硬底化。
下官坑自然村,村委会南0.5公里,与上官坑共条山坑,在山坑的下半坑,北与上官坑接壤。村子地势东高西低。西面有小溪从山脚流过,东面是农田和民房。村子周围山林茂密,山上多竹、松、杉和其它杂木。26户109人,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西瓜、烤烟。房屋多为砖瓦平房,近几年混凝土结构的楼房逐渐增多,村中有小学一间,教师1人,在校学生10人。
银岭自然村,村委会南2公里处,又称“麻岌上”。因当地一座高山种植的全是油茶树,每年茶树花开季节,满山呈银白色,故名银岭。又该村古时大量种麻,便称“麻岌上”,北与下官坑接壤。地形为山坑,山坑旁又分叉出几个山坑,呈鱼骨形状,房屋多建在半山坡上,均为砖瓦木结构平房。45户173人,耕地190亩、鱼圹10亩,种植水稻为主,兼花生、木薯、柚、李、橙、盛产茶油、茶叶。因地势高,窝又深,土质纯黄泥,加上制茶有传统工艺,故所产茶叶味甘而醇,成为当地有名土产,每年将近产茶季节到时,茶叶即被订购一空。1990年前后,村中长圹、樟子坑一带山地曾被开发为县密李生产基地。2005年底,镇政府引进外资,在当地开发良种软枝高产油茶种植基地1500亩。
领导机构
支部书记、主任:张永光 负责全面工作
副主任:陈义达
分工:负责文书、档案、调解工作
委员:刘宗平负责民兵、青年、治保工作[2]
官坑村2008—2010年工作计划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和村党支部换届工作已圆满结束,为进一步增强村两委干部干事的责任意识和勤政为民的服务理念,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全村和谐稳定发展。
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出2008—2010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任期内引进经济项目至少两个,发展以绿色崛起为主的经济林产业,计划引进老板开发村委会东北边的山林1000多亩,实现村级经济零的突破,争取使村民人均收入增长6%以上。
三、认真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党员群众的文化道德水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四术”任务,考核达标;任期内实现文明村创建达标,文明户总数达90%以上;遗体火化率达100%。
四、增强法制观念,带头依法行政。善于示范引导,说服教育,提供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村民团结互助,争创“平安村”,让村民们安居乐业。任期内不发生党员参与“六合彩”赌博活动,不发生恶性事件和集体上访案件。
五、任期内为村民办好事六件以上。主要包括:(1)在2008年内完成石苑公路路间铺筑;(2)解决银岭公路遗留问题,(3)解决部分圳道三面光工程;(4)2010年完成有线电视普及,解决村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5)力争在任期内完成银岭公路硬底化工程及上、下官坑自来水工程。
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
每年培养1名以上的后备干部,发展2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1]
3、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溪南镇官坑村漳平市溪南镇官坑村位于溪南镇西北面,村部距镇政府12.5公里,全村分为7个自然村落(即官坑、中福、龙仔头、贵溪、目官坑、考垅、芹菜洋等)15个村民小组;人口1800人。村部位于官坑中心部,小学完小建制。官坑村南与朗车村相邻;北与新桥镇义宅、坂尾村接壤;东邻长荣、南柄村;西与大山村交界。全村土地面积55311亩,其中耕地面积1680亩,林业用地38470亩,国有林地7477亩。
官坑村原名高兴村,开埠1000年以上,现居住人口以陈姓为最大姓,“陈瑞”有文字记载入居于宋未元初,明清鼎盛,是本镇下河、朗车、象湖镇下地、土坑村及新桥镇石码陈姓的始祖地。张、玉、黄、刘姓亦世居于此。
官坑村历来重视子女教育,历史上多人考上进士举人,代有人在政府任职,保存有“石龙旗”十多根。恢复高考以来,考上中等专业学校以上400多人,外出工作遍布闽南、广东等全国地。[3]
安徽省萧县官坑村
安徽省萧县官坑村,位于萧县大屯镇北,与萧县酒店乡相连,村部距镇政府2公里,全村有两个自然村组成(王官坑村 董屯村),人口为1500人,拥有小学、初级中学各一所,另村有个体商店、饭店等个体户,养殖鸡、鸭等养殖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