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兖生马兖生,1925年在中国山东省兖州市出生。1931年后在上海中西小学和中西中学读书,1947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农学院毕业。1949年至1980年,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京图书馆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工作。1980年至1986年退休后同林文光结婚,定居在夏威夷。
人物经历马兖生於1925年生於山东省兖州市,1931年后在上海中西小学和中西女子中学读书,1947年毕业於上海圣约翰大学农学院,1949至1980年,先后工作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北京图书馆和中华全国妇女会等单位。1980至1986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顾问,1986年离退后与檀香山美藉华人林文光结婚,一直定居夏威夷。 1986年发表小册子《关于妇女参与饮水和卫生项目问题》。
马兖生为宋庆龄做翻译。1950年,马兖生与着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评论家巴人(王任叔)结为伉俪,同年随夫派驻印度尼西亚中国大使馆,成为建国以来首批外交人员。巴人(1901-1972),原名王任叔,浙江奉化人,作家、文艺理论家。曾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参加文学研究会。1926年在北伐军总司令部任职时,曾到中山大学听鲁迅演讲。1927年鲁迅在上海立达学园演讲时,他曾前去听课。1930年参加“左联”。1937年参加了20卷本《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专著有《论鲁迅的杂文》、《印度尼西亚近代史》、《印度尼西亚古代史》等。马兖生经历了10年文革浩劫,痛失夫婿。4年后,飞来横祸夺走唯一爱女。身边至爱相继地离去,并没有使她意志消沉,反而更坚强。
她将爱心奉献,为普通民众服务。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职期间,曾到许多亚非国家,深入农村,为当地民众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卫生、安全等问题而努力。退休定居夏威夷后,马兖生仍不忘帮助贫困者和弱者。她和第二任丈夫林文光印制了大批儿童画,卖出的资金全捐给宋庆龄基金会。
这对已届耄耋之年的夫妇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成立了“林文光,马兖生资助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马兖生62岁学开车、打高尔夫球,65岁学电脑、70岁学钢琴、75岁学油画。有时还带着冲浪板挑战年轻人的运动。
马兖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研究历史上,尤其是夏威夷的华人华侨历史,和美国印第安人以及非裔的历史。1999年,马兖生与林文光合作,出版了《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英文书籍,之后又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出版。他们写此书时采访了60多名孙中山追随者的后代。为收集印第安人的资料,二老2年前飞往纽约州,翻山越岭,去探访印第安人聚居地,作实地考察。遗憾的是,这着作还未完成,马兖生却撒手人寰。
1993年后,在香港和北京杂志上发表过关于夏威夷历史和夏威夷华侨华人历史等文章。1999年同林文光合著出版英文版《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一书。
去世新中国首批外交大使夫人、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顾问、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马兖生,因病於去年12月21日,在夏威夷不幸去世,终年83岁。 中国外交部、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发来唁电。马兖生生前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纷纷发来唁函。 前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在挽诗中,高度赞评了马兖生的波折一生。
作品介绍《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本书着重写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活动和追随他、支持他的华侨和华人。资料主要限于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活动,不包括孙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活动事迹。在时间上,本书主要是从孙中山1879年第一次到夏威夷写到1910年他最后一次访问夏威夷。但是,在1911年到1951年期间,有些同夏威夷有密切关系,如涉及孙中山向夏威夷华侨和华人要求捐款支持讨伐袁世凯的资料也收集到书中。《尼克松回忆录》本文集主要收录尼克松论述国际政治及其个人经历的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些著作过去曾出过单行本,收入文集时对译文重新作了校订,并增加了少量注释。尼克松是冷战时代的一位有特色的美国政治家。他以坚持反共的意识形态闻名,又以现实主义的大胆决策著称。在当代美国统治集团代表人物中,他比较善于把握变化中的世界形势,了解美国的真正利益所在。就任美国总统前,他曾在堪萨斯城的一次演说中发表了关于世界五大力量中心的看法,承认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就任美国总统后,又为打开中美关系采取了重大外交行动,对于扭转美国的颓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他不像美国一些政要和学者那样头脑发热,而是清醒地看到美国面临的挑战,并强调在新的基础上保持中美正常关系对于美国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