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石期市原名石碕站,湖南东安县辖镇。因地处多石而弯曲的河边,明代又设驿站于此而得名。“碕”同“埼”,意思是弯曲的岸,因“碕”字比较生僻,后取其谐音“期”,更名石期站。再后驿站废弃,此地逐渐成为集贸市场,又更名石期市,一直沿用至今。据传古时石琦站,亭馆清幽,风光秀丽,足涤烦襟,故游者甚多。明代元州录事刘潜、工部侍郎刘延举均有题句。明初时设石奇驿,清设石期巡检司,1949年后置镇,曾废,1983年复置镇。位于县境东南部,石期河入湘江处,距县府21公里,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乡镇企业有电力、印刷、化工、玻璃、绣服和刀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棉花、柑橘、油茶、大蒜、烤烟、棉花、红薯、西瓜、花生及生猪、菜牛、麻鸭等。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等。湘江电站和湘江水泵站建在境内。名胜古迹有独成桥、迥龙塔、元古村文昌塔、狮子岩。
行政区划辖:解放路、胜利路;民主路3个居委会;大荣底、元古、新合、屋家、杉树蔸、上车、西冲、鲁草塘、石期市、竹溪、杨塘、隆兴、乌江、建河、双车、九井、水车、石角、大启、台凡、马头、石马、谭霞塘、洪井、晓埠塘、鲁塘、杨纪、烟竹、白竹、毛家、沙洲36个村委会。
水路交通207国道穿过镇境,距衡昆高速仅5分钟车程。从衡昆高速可以通往大西南各省区,并可从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出海,是中原和华东地区通往大西南的通道。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经兴安县而 “湘、漓分派”,从东安县紫溪市镇调元村斗牛岭流入湖南境内,从斗牛岭开始,一条碧绿水带,蜿蜒曲折,绕山丘,穿田洞,先后纳紫水、石溪河,从石期市镇沙洲村倒榨埠流出县境。
石期河石期河又名东湘河,湘江一级支流,由大石江和马子江汇合而成。大石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的山谷中。马子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瑶族自治乡的黄腊洞,两条支流在两河口汇合,经东湘桥,在零陵的下东边进入东安县境,于石期市镇入湘江,在东安县境流程17.8公里,流域面积90.8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9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2.151秒立方米。以河口地名为名。
石期市漫话便捷的水陆交通[1]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更换马匹或住宿的地方,也是接待来往官吏的处所。自宋至清,以东安县治紫溪市为中心,有驿路通往新宁、宝庆(今邵阳市)、零陵和广西全州县。出东安县治南门,经永安铺、渌埠头、湖口岭、狮子铺到石期站,入零陵樊家桥,进入零陵郡邑永州,东安境内长达三十多公里,全为青石板路,是郡邑要道。故石期站是古代零陵到新宁、宝庆以及全州的必经之地,为陆路交通枢纽。
因为交通便捷,石期站在古代享有盛誉。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攻克衡州后,明吉王、惠王、桂王,在中军将王上庸护卫下,想取道古驿路从零陵经石期站到紫溪市,从间道逃往广西,在石期站被追兵赶上。双方激战,王上庸战死,三王不知去向。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云:“一骑红尘妃子笑”,信史为了求快,不断更换马匹,不惜践踏庄稼,伤害生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驿站的繁忙。石期站作为驿道大站,又位于石期河与湘江交汇地,还兼管水上驿运,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很是繁华了一阵。清·光绪《东安县志》称,石期站是驿路大站,市井繁华。
古代交通运输多依赖水运。早在楚怀王六年(前223)就有鄂君船队溯湘江到达阳县(治所在今全州县永岁)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开灵渠,渌步(今渌埠头)成为由湘江到漓江的门户。清代自渌步下航称东水路,20吨木船可常年进入洞庭湖;上溯称南水路,经灵渠至漓江可达广州。湘江在东安县境内航道长达五十公里。石期站在湘江边,占尽舟辑之便,又成为水路交通枢纽。唐昭宗光化元年(898)马殷立东安场,渌步成为茶、盐、竹、木转运中心码头,石期站与大江口为中转码头。石期河与湘江交汇处有大小码头各一个,总长数十米,可停靠三十吨以内木船,常年夜泊客货船达数十艘。直到民国时期,新宁、武冈诸毗邻县的货物,仍然沿湘江航道经石期市取道白牙市进出。
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以后,水运虽日渐衰落,但由于公路交通滞后,湘江水运还在发挥重要作用。1951年,湖南省民航运联社零陵分社在石期市设航运站,1959年升格为东安县航运管理站,1964年改设东安县航运公司,拥有职工二百余人,帆船四十多艘,主要经营由石期市经倒榨埠到零陵的客货运输。
一个地方没有便捷的交通,很难成为城市,即使有幸进入城市行列,最终也会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出局。石期市能跻身东安县四大古镇行列,以后又成为乡、区、镇所在地,就得益于便捷的水陆交通。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光洁铮亮的码头青石阶上,还可以想像出昔日江面上往来穿梭的帆影和码头上忙碌的人流,感受到历史的脚步声和古镇的沧桑。美丽的神话传说交通使城市发展,神话和传说使城市美丽。石期市的美丽,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众多的神话传说。
穿镇而过的石期河,把石期市一分为二,行人来往极不方便。明初义官唐太贞(俗称唐十万),独捐银八千两,历时七年,在河上架起三孔石拱桥一座。百姓为感谢他的善举,取一人独建之意,命名为“独成桥”。桥长57米,宽6米,高10米,桥栏饰有花纹。抗战时期,飞机在桥上投下两颗炸弹,只损坏两块栏板,足见建筑工艺的精湛。
传说中间那一孔合龙时,那块“杀拱”的料石,凿了好几块都不合适,领头的师傅十分焦急。有一天吃晚饭时,师傅见工地有个乞丐坐在那里,两眼定定地盯着大家吃饭,就急忙走过去,邀请他一同用餐。乞丐执意不肯,嘴里却很响地咽着口水。师傅知道他饿馋了,就返身装了一碗大饭送去。等大家吃完饭,师傅去取碗,乞丐不见了,饭碗放在一块石头上。师傅弓身取碗,眼前突然一亮,那块石头的形状与大小,与“杀拱”所须的料石十分相似,上面还刻了一条大蜈蚣。师傅大喜,立即叫人抬到桥上,往合龙处一放,竟如天衣无逢,恰到好处。师傅突然领悟,急忙跪倒桥上,向天叩首,连呼“感谢神仙助我”!至于石上蜈蚣,是用来镇压孽龙兴风作浪的,俗称“斩龙剑”。说来也怪,那“蜈蚣”虽然从没人见着,但千百年来,多少次洪水漫过桥面,大桥却巍然不动!
除镇龙蜈蚣以外,那神仙还在那块杀拱石上设计了一个“肚脐眼”,行人不经意踩着它,如果是早晨,这一天有好运;要是在中午,这一月有好运;假如在晚上,这一年都有好运。传说横塘有个桶匠师傅夜晚从桥上经过,脚板好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低头一看,又什么也没有,心里好生奇怪。不久以后,这桶匠在一户人家打桶,本来半个下午就完工了,但当他将打好的桶端起进屋时,那桶突然掉到地上,散箍了!他只好又箍,但任凭怎么努力,总箍不拢,一直到天黑以后才箍好。就在他再次端起桶走向大门时,突然发现工场旁边的荆篱里有东西闪光,走近一瞧,好像是两块旧火砖,用手一掂,死沉死沉。第二天清早,他以做磨砖为理由,向主人讨了这东西。回家一看,竟是两块金砖!桶匠发了。他不敢独吞,以一部分钱置办田产,另一部分钱修建戏台和凉亭等,成为当地“为富而仁”的长者,享誉乡里。
石期市郊东三里许(现隆兴村)有座鹧鸪山,山上有个鹅公井。井很大,长年积水,深不可测。传说这里原来是财主的庄园。有一天,庄园屋里突然长出两根一般大小的白玉般的竹笋,大家觉得很奇怪,只有一个小婢女知道,这是一对龙角,是玉皇大帝派龙来惩恶扬善的。吃晚饭时,小婢女故意将饭勺丢到狗边,狗见勺上有饭,叼起就跑。婢女急忙叫一位老长工去追。老长工追出不远,只听身后惊天动地一声巨响,接着一大团灰土腾空而起。老人吓坏了!等回过神来,转身一看,哪里还有什么庄园,眼前是一个黑幽幽的大水井,庄园和人全部沉到了井底。原来这户人家为富不仁,惊动了玉帝。那个玉帝派来考察实情的小婢女,也受尽欺凌折磨,只有那位老长工对她有些呵护。如今好多年过去了,每逢秋高气爽的清晨,人们还依稀可以看到微露在水里的木柱。那一排排宏大完整的屋架,永远向人们昭示着一个真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也不知哪朝哪代,石期市北郊三里许有个荒村,十分缺水,几十户人家只有一口小井,还被财主霸占着,穷人连饮水都困难。有一天,一位妇女刚从井里汲起一担水,财主的管家来了,说井是他家员外的,不准挑,霸蛮将水倒回井里。妇女正为难时,被回零陵探亲路过这里的何仙姑看到了,说:“大嫂,那里不准挑,到这里来吧!”说着,捡起那妇女的扁担往地上一戳,泉水就汩汩地冒了出来。妇女大喜,正想汲水,管家又拦住,说这井在员外地里,也是员外的,不能挑。何仙姑没说什么,笑着对那妇女说:“那就到这里吧。”说着又戳出一眼井。但又被管家霸住。如此这般,一直到第九口井,管家才知道遇到了神仙,只好作罢。这九口井的布局,很像一朵盛开的梅花,井水汇成一个塘,就成了“九井塘”。塘边的荒村,也就有了“九井塘”这个名字。
后来何仙姑又回乡省亲,见井水很旺,村人饮水灌溉不愁,岁丰年稔,不胜感慨,就化作一个村姑,唱出一首歌:“九井开梅花,不准恶人霸。井水养善良,不良家业荒。有人问其故,莫说何仙姑!”这支歌和何仙姑的善举,一直传诵至今,而那位财主家,早已衰败灭绝了。正是:抬头三尺神明照,或恶或善终有报!
神话是古时人类对某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不能正确解释,由主观想象构成的故事,寄托的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主题多为惩恶扬善。在这类神话的熏陶下,石期市人大都诚实善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供职东安三中,“文革”中受尽折磨。校旁牛角祖村一个谢姓汉子见我处境艰难找到我说:“刘校长,如果他们再欺侮你,你就到我这里来,我是贫协组长,又是文革小组长,谁也奈我不何!”不久,学校造反派卷入派性斗争,我以支农为名,躲到村里去,村民抢着供我饭,杀鸡宰鸭,待如上宾。厚重的文化沉积石期市是幸运的,早在一千年前,以一个狮子岩吸引了一代贤相、千古名臣寇准的视线,开始了它的历史文化之旅。清光绪《东安县志》载:狮子岩乃“驿路所经,有三洞,第一洞左有石如磬,第二洞右有石如碓,第三洞有穴如月,皆异境也。古有朱陵寺,宋谪相寇准有诗”。
在石期市郊湘江右岸上,有一座怪石嶙峋的石头山,山上古木森森,隐约可见一方宝刹,这就是狮子岭和建于唐宋时代的朱陵寺。从山的对岸乌沙洲看这座山,活象一头雄狮张开血盆大口,虎视眈眈地蹲在河边。那血盆大口就是名闻遐迩的千古名胜狮子岩。岩口右边的临渊绝壁上,有明万历年间东安县令朱应辰的题额:“狮子岩”。
传说舜帝从东安的金凤山(今舜皇山)乘竹筏去了九嶷,他的坐骑雄狮见主人久久不归就去寻找。走到石期站天黑了,就歇在湘江边。大约半夜时分,对岸乌沙洲的羊群骚动起来,间或还有羊的哀鸣。雄狮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猛虎在叼羊。养羊人是一老汉,眼睁睁地看着老虎将羊叼去。雄狮观察了几夜,夜夜都有虎来。眼看着老汉的羊群一天天减少,雄狮就大吼一声,跃跃欲出,老虎吓坏了,再也没敢来。第八天清晨,雄狮正想继续赶路,九嶷那边传来舜帝已崩的噩耗,雄狮觉得再去已没什么意思,不如留在这里为百姓护羊。久而久之,就化成石头山。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封莱国公的寇准被谗罢相,到道州(今湖南道县)当刺史。他能诗善文,在游赏狮子岩和朱陵寺时,即兴赋诗一首盛赞这里“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望远云常瞑,淡空日易移”。自寇公以后,游人不绝于道,至今洞内还有古人题刻多处。
宝庆牌楼东安塔。石牌楼在宝庆随处可见,宝塔在东安只有三座,即紫溪市的吴公塔,石期市的文塔,元古塘的文昌塔。文塔坐落在狮子岩斜对面石期市东郊湘江岸边的巨石上。塔高24米,底座每面宽10米,七层八面,精巧而雄伟。每层上方均有斗拱飞檐,并开四个小券门,但不能上。第二层四面券门上,分别题有“东来紫气”、“南极潇湘”、“西山翠色”、“北通政和”匾额,端庄而苍劲。文塔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为祭祀孔子用。宝塔又称浮图或浮屠,最初为供奉佛骨使用,后来发展到供奉佛像、收藏佛经、保存僧人遗体,像这样用来祭祀孔子的,比较少见。笔者想,石期市人为什么不按常规修座文庙来祭孔,偏要独树一帜建座七级浮屠呢?大概是想借孔子的伟大思想和高尚情操、浮屠的伟岸挺拔和坚实厚重来坐镇这方风水吧。
石期市人崇祀孔子,也崇祀屈子——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汩罗投江后,石期市就有了划龙舟、投粽子祭祀屈原的习俗。值得一提的是,石期市的龙舟习俗极富特色。一是时间长,从五月初五小端午一直划到五月十五大端午。在这期间,家家都要大排筵席,宴请看龙舟的亲友。一些殷实人家,还把饭菜和粽子摆到街上去,供那些无亲可投的观众免费享用,客栈旅舍更是客满为患。二是规模大,每年都有一二十条船参加角逐。船体都用油漆涂成各种颜色,青色的叫小青龙,白色的为小白龙等等,待到全部下水,河上群龙竞走,五彩缤纷,甚为壮观。三是庄重。开始时要备钱纸线香,三牲酒礼,请龙下水,结束后又要请龙归位。下水前的祭奠,还要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当地行政长官宣读《祭龙文》。内容多是歌颂龙的功德,祈求国泰民安,如“神龙在天,助中华飞腾;神龙下水,引千舟争胜”,“龙脉薪火,万世常新,创天下昭明,开海内升平”之类。四是经久不衰。即使是遇上天灾人祸,也照划不误,极少中断。
石期市人不但崇文,而且尚武,农闲季节,几乎村村设馆,人人习拳。广泛的群众习武风尚,在清朝未年,孕育出一位名震湘桂两省的大拳师。此人出生于市郊的石角村,叫蒋鸿章。他自幼酷爱武术,有次在街上见一艺人武艺精湛,就请到家里,拜为师父,专心学习岳家拳和赵家拳。以后又师承丁桂枝的棍术和唐扬吾的腿功,终成大器,成为远近闻名的岳家拳的传人。据说蒋鸿江有次在广西鹿寨设馆授徒,有两个当地人来“拆馆”(来者与开馆者比武,如开馆者败,武馆即被来者霸占)。来者气势汹汹,步步逼进,蒋鸿章步步退避,貌似怯恭。待退到堂屋正柱边时,来者见他已无退路,便运动全身气力,抢上前去。说时迟,那时快,来者还没出手,蒋鸿章用屁股在正柱上磨蹲了几下,一座五柱七挂的大正屋,竟在瑟瑟声中整体移动了两三寸。来者大惊,双双跪下,叩头不已。蒋鸿章声色不动,说:“习武先习德,学武先学做人,去吧!”说完,又磨蹲了几下,大正屋又在瑟瑟声中回到原来位置,丝毫不差,片瓦无损。蒋鸿章一生都在广西和湖南开馆,授徒不下六七百人。高足周海泉曾参与《东安武术》一书的编写,周明德曾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散手赛,并获得名次。因为全民尚武,石期市武将辈出,仅在清朝咸丰、光绪年间,境内就出了两员猛将。一位是洪井村的唐仁廉,他从行伍出身,以军功擢升守备、游击、副将、总兵、提督,后以广东水师提督加尚书衔终。另一位提督是狮子铺村的荣维善,此人曾截获太平天国幼天王洪福贵。
石期市历史文化的厚重,还反映在古代民居的营造上。境内的元古塘桑家院落,是桑氏家族的居住地,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一万多平方米。院落前是一堵高六米长六十米的大照墙,上开一主三副四个大门,每个大门内建有五套房屋,共计140余间。每套房屋都有正屋一幢,左一右二横屋三幢。正屋直通主大门,横屋则通副大门。主大门后有左右两个厢房和一个大天井,供接待客人使用。每幢正屋和横屋也都有接待客人的厢房和天井、客厅、卧室、倒堂。所有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墙为风火墙,既可挡风,又能防火;木架正屋为五柱七挂,横屋为三柱五挂;照枋、门窗、墙壁布满雕刻精美的各式吉祥图案,典雅而大方。整个建筑群,家家相通,幢幢紧连,在院内行走,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湿鞋袜。到了晚上,各家大门一关,又自成一统,宁静而温馨,堪称江南古代民居精品,有很高的科考、审美、旅游价值。
因为有湘江和驿道连通外界,人们进出方便,造就了石期市人的开放意识。早在明清时代,石期站的利器就走出了县门省门,享誉毗邻诸省。尤其是市郊双车村铁匠蒋佑源(艺名蒋有义)的“有义刀”,不但强度硬,而且轻巧锋利,前切后砍,从不卷刃缺口,深受省内外用户欢迎。民国八年,石期市又接纳湖北人叶伯禄在狮子岩旁边建立天主教石期市分堂,把中西文化融和在一起。这个分堂与紫溪市的东安分堂,一直未中断礼拜活动,直到1951年,还有神甫从零陵来“上会”,1953年才停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