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销售是企业通过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方式向单位或个人销售商品或服务的信用交易方式,是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销售的基本形态,是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信用。
信用销售在我国的现状
据悉,实际上,目前国内企业信用销售已经非常普遍,如分期付款、赊销等,但缺乏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在国外发达市场,信用担保制度非常健全,使用信用服务非常普遍,基本无现金交易。
官员介绍说:“大的信用环境不好,尤其是企业信用交易环境太差,企业坏账多,交易伙伴之间互相不信任。”其次,我国缺少信用销售的制度安排和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目前没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或社会制度安排来有效减少、防范、分担信用销售的风险,企业担心风险过大,不敢开展信用销售。
信用销售无疑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很有基础,也很有前景”。目前,我国信用销售风险分担机制初见雏形。2003年以来,平安保险、出口信保、人保财险、美亚财险等陆续探索开展了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但与出口信用保险相比还不太成熟,购买险种的企业很少。信用担保机构在信用销售中也做了尝试,美国AIG集团、深圳捷信担保公司等在南京、深圳、大连等地均推出了分期付款担保服务。
此前,商务部开展信用建设多处于宣传教育阶段,比如“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兴商月”等,而此举通过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与企业利益直接挂钩,将鼓励企业树立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促使企业提高自身信用管理水平,让交易关联方建立良好的信用信息互通机制。
发展信用销售的前景
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销售。在银行消费信贷的基础上,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向消费者直接开展信用销售,鼓励零售企业与商业银行、信用担保公司合作开展各类信用销售业务,扩大即期消费。
发展信用销售,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有助于丰富融资途径,促进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协调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助于优化市场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