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通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视觉通讯是视觉器官发达的动物之间最普遍的通讯方式。在昆虫、鸟类、哺乳类动物中比较常见。

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和中部的一种萤火虫,利用光线进行的对话极其严格而标准:其雄虫在低空飞舞,每隔5.8秒发光一次,雌虫与之呼应,在雄虫发光之后的2秒发光,发光的时间长短,和呼应所空的间隔,每次都准确无误。光信号的长短,有助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之间相互区分,以免造成找错对象的尴尬。

视觉通讯还具有示警的效果。我国特有的普氏原羚、藏原羚,非洲草原的瞪羚,北美洲的叉角羚,统一特征就是它们的臀部都有显眼的一大块白斑。当这些怯弱的羚羊们发现捕食者的时候,就会竖起尾部展示这块白斑,一来告诫同伴敌害临近,二来在疾速奔跑中利用白斑的晃动迷惑敌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