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鞠敬伟,女,中国音乐家,国家一级演员,画家。 鞠敬伟在央视春晚上的独唱《英雄赞歌》和《走在大街上》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一片赞誉声中,大红大紫的国家一级演员,却从鲜花和掌声中淡出,在歌迷和媒体的视线中销声匿迹。
音乐生涯11岁入戏剧学校,主攻刀马旦,几年后,鞠敬伟成了地方剧院的“小台柱子”。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鞠敬伟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声乐学生(那年声乐系只招了8名学生),师从我国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全国歌手大奖赛上,鞠敬伟的《江河水》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一曲拿下‘金孔雀’奖;
1989年和1990年她演唱的《英雄赞歌》和《走在大街上》,更使无数歌迷若痴若狂……
弃乐从画这几年,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多年的鞠敬伟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一些文化沙龙、美术展览上,并有了新的“文化身份证”——画家。鞠敬伟完成了从歌唱家到油画家的嬗变。[1]
“现在的歌手真是太幸运了。一曲‘青藏高原’,李娜唱的,观众喜欢;韩红唱的,观众同样喜欢。这是一大进步,人们的欣赏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我们那时唱歌,我的‘英雄赞歌’观众认可了,以后每次上台,观众的呼声就是‘英-雄-赞-歌’,把自己的进步、把更美的东西献给观众,难了。”
书画大家郭预衡说,丹青难写是精神。
自然、和谐。没有具体的线条,有的是一种纯净的无垠的美。每一幅画都能感染、浸润人的心灵。这就是鞠敬伟的画。
一幅似具象“悟”图,图中女子凝视着自己的手,喃喃自语,影视表演艺术家刘晓庆看过“悟”图心有所悟,爱不释手,执意收藏。一幅“光”图既具象又抽象,似云雾似水波层层漫染,分明是大爱无疆的写照,法国克里斯拍卖行的老板执意上拍,被婉拒后深感遗憾,逢人便讲他对鞠敬伟油画的理解、喜爱和推崇。
“我的画几乎不打底稿,不求画理,但凭画兴。追求的是把视线引向虚空,富有生命而又变化有定。”
也许是女人对色彩有着更丰富的感受,她用色大胆,瑰丽,亮色居多。毫无沉闷压抑感。点彩凸显立体和冲击力,平面不受自然光彩约束。主体色彩以蓝色中钴蓝、群青湖蓝为主,象征宁静与平和。红色中以玫红、果红、洋红为主,表达渴望与虔诚;她的笔触简洁、明快、放达洒脱,意绪一目了然。直达和谐与唯美的彼岸。由于曾是歌唱家,她的画品富于旋律感,集中表现于线条抑扬顿挫、层次分明的节奏感上。
一反油画语言的纯粹性和学院派特征,鞠敬伟的画有一种在强大的传统规范中挣脱的人格精神,在写实、抽象、印象、先锋、前卫、浪漫、新锐、野兽和红色经典等画派间游离,无边无界,笔无妄下,具有一种视觉上的象征性诱惑,让读者在无垠的精神境界里自取所需,各有所得。
中国水墨大家李道熙一生作画的感悟——“作画不难繁,难于用简,简之又简,神采焕然。”用在鞠敬伟的作品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别人问她,“怎么就想起了画画?”
“机缘”。鞠敬伟说:“90年代末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青岛看见一位朋友画的画——向日葵,一下子就动心了。她没有一丝的功底,这我是知道的,然而他的临摹确实是像极了,美极了。我来情绪了,突然羡慕画画。”
“花开花落,带给人们许多对生命的感悟,我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画是养眼的,是能留住的,是能够最直接地把美传给大家的。我也要画画,我也能画画。于是就开始了。”
鞠敬伟曾居住在美丽的夏威夷,曾经4次远赴法国,倘佯在巴黎那个美丽的世界艺术之都,品味不同的艺术风格,汲取西方绘画的精髓。受到多位大师指导,鞠敬伟潜心悟道。
画界前辈王琦说,中国的艺术家无论修养和才能都不比外国的大师逊色,如果不是把时间都花费在与画无关的事情上,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创作,一定会向人类贡献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
认真画画2004年,鞠敬伟始认真画画。
在作画上,鞠敬伟下了大功夫。曾经一天作画18个小时,手腕上常缠着消炎止痛帖,为的是把画意深植于心。
礼记有曰:“诚于中,形于外”。又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虔诚的鞠敬伟受益匪浅,收益颇丰。
人间正道是沧桑。鞠敬伟说:“我的画,画面都是流动的,整幅画面充满着变,在变幻中达到和谐、中庸、平衡。”
“每一幅画都是我学习的笔迹,或者说都是我心灵的轨迹。”
“想想我学唱歌的历程,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升华了的自然,另一个高度的自然。现在画画,我又复制了同样的历程: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升华了的自然,另一个高度的自然。那时我随心所欲地唱歌,现在,我随心所欲地画画。”
一个热情代替另一个热情“做人也是一样。一个正,一个直,不需要再加任何色彩。” 黄绿青蓝紫,神功总化奇。鞠敬伟终于用一个热情取代了另一个热情。“多一笔不可,少一笔不行。”这就是鞠敬伟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