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训以诚以坚,择善而行
学校简介

合肥一六八中学是由合肥市教育局整合一中、六中、八中三所省级示范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创办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学校,性质为国有事业单位,隶属合肥市教育局。学校位于国家级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300亩,投资近2亿元。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独特。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一流,建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图书信息中心、艺术会堂、体育馆、学生公寓、标准运动场等。目前学校有59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人。
学校奉行“学校以学生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崇尚协作,崇尚创新,效率为先,质量第一,人际和谐,使师、生、校全面提升”的理念,整体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70人,绝大多数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历达标100%,其中教育硕士6名,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8人,中级教师60人 ,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0%以上。有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1人,获省级模范教师、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0人,获县、市级教坛新星、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1人。
学校以“实行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以诚以坚、择善而行”为校训,建立起“分层教学、分层考试、分层评价”的教学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构建符合寄宿制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浓郁的学风、醇厚的教风和文明的校风,取得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办学三年来,教育教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安徽省毕业会考和合肥市统考中均名列市属学校前茅,师生参加的各项比赛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体育特色学校”、“合肥地区抗‘非典’先进集体”、“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学校餐厅卫生免检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单位餐厅评比第一名”、“2005届高中教学工作一等奖”、“2005届高中毕业会考一等奖”、 “2005年合肥市教育十大新闻”、王建明校长被评为2005年“合肥市劳动模范”、许洋洋同学被评为2005“教育十大新闻人物”、“合肥市首届教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合肥市第二届学生团体操比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经过三年努力,合肥一六八中学首届毕业生于2005年毕业了,参加高考人数370人,本科达线184人,重点达线58人,600分以上17人,仅次于合肥一中,名列合肥市(含三县)第二位。多人考入清华、科大等全国名牌大学。
学校注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建校三年多来,学校先后接待了兄弟学校及外省市参观、考察团体近百个、一千余人次。接待了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教育界学者和领导的参观访问和考察,聘请了澳大利亚、英国等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并与美国哥伦比亚学校等结成了兄弟友好学校。
符合优质教育发展方向的办学体制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为合肥一六八中学创办“品牌学校”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合肥一六八中学正与时俱进,以更新的理念,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作风,朝着国家级示范学校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高中部简介“老品牌”宏志班:
学校建校之初就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开设了宏志班,把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编班,让他们能够在同等水平上竞争,在更高层次上学得更深一点,练得更多一点,走得更快一点。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优越性,不至于出现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较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程度稍差的学生“坐晕车”的情况。
宏志班是该校极富特色的品牌,在全省享有很高的美誉度。高考中,宏志班的本科达线率为97.5%,一本达线率为75%,考取清华、北大的朱倩、陶永康、夏阳等均出自宏志班。2005、2006两届宏志班的毕业生共152名,已为科大、南大、浙大、武大等全国一流大学输送了数十名新生。
该校宏志班的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其中有相当多的是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几年来,学校为600多名宏志生减免学费1300余万元,同时还采取了多种措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图书馆、实验室)等,充分保证了贫困优等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进一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境特别贫困的学生进入该校学习,该校还一直想方设法引进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及社会贤达人士给予他们生活上的资助。今年,该校首次引进了台胞王建煊先生建立的“珍珠班”。在学校为宏志班学生减免学费的同时,由陈先生对宏志班中特别贫困的50名学生(即“珍珠生”)给予全额生活资助2500元/生•年。“珍珠生”从该校毕业考取大学后,由资助方继续资助,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5000元/生•年,考入一般本科大学的4000元/生•年。该校今后还将继续与更多的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及社会贤达人士合作,争取为该校更多的宏志班贫困优等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今年该校将继续对录取进入宏志班学生,根据其成绩及家庭经济状况确定具体的减免费用及收费办法。
独具特色的合肥班:
该校自2004年开始为合肥学生单独编班。几年来,实践证明,合肥班是符合教育实际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来自合肥的学生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在很多方面相对较为独立,在文科方面特别是语文、外语,独具优势。将优秀的合肥学生单独编班,可以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特长。2006届高考文科合肥市第6名、安徽省第37名,高考成绩644分,考入南京大学的孙雪卉,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药科大学的张潇、青岛大学的程露、华东电力大学的王勇、安大的汪君等数十位,都是来自合肥的学生。
不普通的普通班:
由除合肥学生之外的来自全省各地的学生组成,这种编班方式使得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因材施教,也更便于管理。来自外地的学生自尊自强,刻苦努力,在生活上较少攀比,具有很强的上进心。在理科方面,特别是数理化优势明显。虽然他们的学科成绩暂时不如宏志班,但他们有巨大的潜力。通过三年高中学习,在高考中同样能取得优异成绩,如考取重庆大学的的董玉娇、西北工大的钟剑、华北财经大学的张丹、合工大的王飞、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吴小龙和彭军等数十位均来自普通班。
初中部简介为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满足合肥市乃至全省各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该校于2005年开办了初中部,至今已招收了两届初中生,共1000多名学生。该校针对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教师、教学活动、课余活动、作息时间和生活,使之更加人性化,更符合初中生成长的规律。同时针对该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寄宿制生活的特点,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更是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形成了该校初中教学的特色。
任课教师:都是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书。为加强初中工作,学校还安排了一批骨干教师,在送走高三毕业班后,到初一起始年级任教。他们热爱学生,循循善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对教材精神的把握居高临下,贯通初、高中。
生活教师:都是经过该校精挑细选严格培训后任职的,其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来自教育系统,他们爱岗敬业,富有激情,关爱学生,细致耐心,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教 学:
①按教学大纲开足所有的课程,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②针对学生因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而造成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考试、分层评价,使得原先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在较短的时间里成绩突飞猛进。
③利用寄宿制的优势,采取“限时作业”的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及解题速度;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即把不同难度的题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切合他们实际的要求,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成绩都能有所提高。
④高度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变化和进步。随时跟踪、比较、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难度和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公德意识的培养,从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入手,搞好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读书活动等等健身益智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
作息时间:与高中部两周休息一次。有所不同,初中学生采取一周一休的方式。课时安排张驰有度,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更多的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和空间。
生 活:在生活区由生活老师全程负责。生活老师指导学生整理内务、洗涤小件衣物,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吃饭实行营养配餐、包餐制;住宿为5~6人一间寝室,有卫生间、盥洗室、洗浴间,夏冬季有空调,生活非常方便。
家校联系: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除常规的家长会外,利用学生离校返家的时间,还采用以下方式:①每两周发一份家校联系函,向家长系统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及学校近期的教学和活动,使家长心中有数,也更放心。②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针对特殊情况及个体特点,及时沟通,交换意见。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校依托高中优势,全程封闭管理,对初中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管理是成功的,在与市里其他学校的联考中,该校初中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国际部简介合肥一六八中学自2008年起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伊迪斯•科文大学、莫多克大学等西澳多所大学合作,开办留澳预科项目班,招收有志于到国外留学的初、高中毕业生。
(一)招生计划:60人左右;
(二)培养模式:均实行小班化教学,由澳方委派优秀教师授课。
项目一:1+3模式:即在该校进行一年的培养学习,再到澳大利亚用三年时间完成澳洲国立大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高二以上学生。
项目二:2+1+2模式:即在该校先完成两年的国内高中课程,同时,完成英语培训,并用1年时间完成澳大利亚大学一年级课程,再到澳大利亚用两年时间完成澳洲国立大学学士学位。
招收对象:初中毕业生。
(三)赴澳留学条件:凡雅思水平达5.0以上的学生,学校负责推荐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并协助办理留学签证手续。
(四)收费标准:人民币3万元左右/生•年。
高复部简介(一)面向全省招收复读生。其中文科150名,理科250名。
(二)报名条件:参加2008年高考,不低于三本线下20分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三)班级设置及教学: 单独编班,由该校优秀教师任教
(四)住宿条件: 与其他部门相同
校长致辞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六八中学是什么?
有人说:一六八中学是合肥市基础教育的航母。因为她将公办教育的优势集于一身,身投入、高起点,气势恢弘的校园和现代的教学、生活设施代表着决策者的高瞻和非凡魄力。占地300亩的校园初具规范,凡到过一六八的人都说:“没想到一所中学也能办得这样雄壮。”
有人说:一六八中学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方向。因为她集中了名校优质资源于一身,为考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学校体制新、机制活,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灵活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科学且人性化的管理让家长感到放心、舒心。
我们认为,一六八中学还应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

、独立思考能力的场所。一所寄宿制高中对志存高远的学生是一座充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有志青年应该勇于离开父母的呵护,在集体生活中磨砺品质、磨砺精神、磨砺身体,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一六八中学正是以此为目标,努力和全社会一道,为建设一所培养优秀人才的学校而奋斗。
办学宗旨1.办学宗旨的基本内涵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人生观正在形成,各方面勇力逐步提高,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相关综合素质。使之不仅能不断自主地,有意识地完善自我,同时又能适应不断的环境变化。以成功教育思想为依托真正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通过激励型德育管理模式的建设以学生自主管理,为突破口。培养自尊、自律、自信、自强的优秀品格;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以知识济社会人才需要为依据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完善的认知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健康的身体素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学校教育实际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上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是强烈的社会服务功能,任何离开社会客观需要而确立的办学宗旨都必将是脱离实际而没有任何生命力的。
2、办学宗旨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办学宗旨作为总的宗旨的确立指导方针规范着所学校一切行动。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要能够体现出时代特征,创新特点,体现教育的社会现实性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A.社会的客观发展需要。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来临,对人才的要求已是越来越高,要求现代社会中的不仅具备某一方面的门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能够具备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即具备对知识和信息不断渴求的欲记和自主寻求的能力。社会这种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必然要通过我们有意识的教育来满足。在高中学段的教育就必须摒育以往过分追求知识静态的结果掌握,而忽视知识获的过程探导的动态体验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上摒弃只重知识学习的片面,思维和做法,转而强调教育的全面和均衡发展。据此,现代的高中教育不仅要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创造性,发展性能力的培养;既要强调对结果的掌握,也要切实关注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B.合肥市当地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合肥市作为内际省会城市,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机制也不够灵活,导致人才大量流失。高中段教育成了合肥地区升学的预备教育,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但另一方面,合肥市高中教育的优质资源有限,很难满足市民的需求。同时合肥市现代大都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要求优化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在合肥举办的高中教育不断脱离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在满足广大市民现实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推行素质教育,将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与国家和社会的长无的,全局的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C.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学和心理学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都一致认为:在学生身心受到压抑的环境中,他(她)的认知潜能不断的到有效地发掘,其人格也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活动领域,如果其一直处于失败的状态神则将毫无疑问地打击其自信心,使其长期处于失败的阴影之中,陷于自卑面不能自拔。因而,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关注学生的成功,鼓励其成功,在成功中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
D.学校的客观基础和客观条件
办学特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具备优良基础设施学校,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创办一所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新型学校,对特色的理解,我们并不停留于一般的学科特色水平上,不满足于仅仅强化如外语、电脑、艺术及学科的技能培养,而是以"培养人的自主发展能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师生关系的改革以便教学效果的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形成不仅重结果而且重过程,不仅重智力培养,而且重非智力培养,不仅重教而且重学的教学模式,最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我们合肥市的教育教学实际有机地结合,办出一六八中学的特色来。
大 事 记2005/01/03 省委办公厅秘书长来该校为合肥市“五大班子”会议考察现场。
2005/01/06 该校唯一在建工程艺术中心主体建设完成,进入装修阶段。
2005/01/10 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选拔赛(全国赛区)中该校有4名选手入选。
2005/01/12 在安徽省2004年中学英语竞赛(合肥赛区)中,该校获得良好成绩: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1名,获奖总人次排名第三。
2005/01/14、15 赴安师大、安师院招聘应届大学生。
2005/01/20 合肥市属学校档案、保密工作检查小组来该校检查相关工作。
2005/01/23 为印度洋海啸难民捐款人民币99221.1,港币40元。
2005/01/24 该校全体学生为海啸灾区捐款人民币9957.8元、美元21元、港币40元。
2005/01/25 去肥西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捐助食品一批;
2005/02/18-20 合肥市“五大班子”会议暨“合肥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党政导干部培训班”在该校顺利进行。会后,市委书记车俊、市长郭万清对该校的承办能力表示高度满意并与该校领导合影留念。
2005/02/27 召开该校第一次“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2005/03/08 校工会组织了全校女教职工跳绳比赛和节日联欢会,学校领导与全体女教职工欢度“三八”妇女节。
2005/03/11 唐华副校长、崔自勤主任参加由李军局长带领的教育考察团赴苏州考察。
2005/03/16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领事简.亨利(Jane·Henry)女士等人来该校检察派出外教的工作生活情况,并洽谈了进一步合作的相关事项。
2005/03/21-26 该校第二届体育节圆满举行。
2005/03/24 该校荣获合肥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2005/03/28 美国哥伦布教师代表团一行五人到该校参观访问。代表们在现场听课之后对该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高度赞扬。并在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们进行了直接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表现活跃。
2005/03/30 继去年之后,该校又有两名学生(吴莜哲、周游)通过中国教育协会组织的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选拔,接到赴美、赴德的通知书。
2005/04/01 合肥市教育局机关的“保先”会议在该校报告厅举行。
2005/04/08 该校首届小记者团成立。40名小记者持证上岗。
2005/04/17 唐华副校长、崔自勤主任、赵一红老师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拜访文化教育领事简·亨利女士,商谈合作事项。
2005/04/21 评选并表彰校级三好学生211名、优秀学生干部48名、突出进步学生61名、先进班集体5个、十佳学生460名、进步最快的学生92名;市级三好学生4名、突出进步学生2名、优秀学生干部2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名。
2005/04/26 省委副书记张平、市委副书记肖义舜、省教育厅胡萍萍厅长、市教育局局长刘正亚等来该校视察。领导们对该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及管理现状表示满意。张平副书记对该校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希望。《安徽省新闻联播》及时报道了这则重要消息。
2005/05/18 评选并表彰校级先进团支部5个、优秀团员173人、优秀团干46人;市级先进团部1个、优秀团员15人、优秀团干1人。
2005/05/23 该校王建民校长荣获合肥市“劳动模范”称号、青年教师陆勇荣获合肥市“先进个人”称号。
2005/05/25 该校高三(6)班学生许洋洋在金寨路上的“你我他”超市勇斗持刀劫匪,广受社会赞誉,超市赠送了锦旗及礼品。《合肥晚报》报道了这则消息。
2005/6/3 该校第一届毕业典礼在报告厅内隆重举行。合肥一中校长王伟、六中校长范广伟、八中校长兼一六八中学校长王建明、合肥一六八中学副校长唐华出席。范校长、王校长、唐副校长分别发表了讲话。
2005/6/29 四校(一中、六中、八中、一六八中学)招生咨询会在该校举行,约8000人次参加了这次大型招生会。该校今年第一次招收初中学生。
2005/6/10安徽省人大代表及全省各市人大代表70余人在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刘正亚的陪同下参观了该校。各位代表认真听取了王建明校长的工作汇报,并详细询问了该校的办学情况。
2005/7/3 该校进行了第一次教师“业务大阅兵”。除刚录用的大学生及高三教师外,对余下的93名教师进行了业务考核,对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5/7/10 该校高一、高二部分同学赴北京参加“中学生爱科学夏令营”活动。同学们参观了清华园、人民大会堂、故宫等处。
2005/8/10“兴泰教育奖助基金”成立暨捐赠仪式在该校报告厅举行。合肥市人大主任何炳章、合肥市委书记肖义舜、合肥市政府秘书长林存安、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刘正亚、副局长李军、合肥市经济开发区领导、合肥六中校长范广伟、合肥八中兼合肥一六八中学校长王建明、合肥一六八中学副校长唐华出席了会议。该校首届毕业生朱倩、王雷获分别获得一等奖学金5000元;另有10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学金2000元;20名同学获得助学金1000元。
2005/8/13 陈贤忠厅长亲率澳门中华教育学会学习考察团15人到该校参观。这是我省首次接待澳门教育界同胞。
2005/9/29 为庆祝该校首届高考取得辉煌成绩,张雪平副市长、教育局刘正亚局长、校董事会董事长李军、合肥市教育投资公司总经理杨林出席了该校的高考表彰会。张雪平副市长、刘正亚局长对全校师生表示了热烈的祝贺,鼓励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2005/10/8 校园电视台开始试播。
2005/10/19 校团委组织“增强团员意识系列活动”正式开始。
2005/11~12月 校团委组织“我为团旗添光彩”主题征文演讲比赛。
2005/11/18 德育部、校团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组织校记者团赴三河采风
2005/11/22 高一学生会竞选如期进行,校园电视台对竞选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学校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市内乘901、235、18路公交车到“一六八中学”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