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名“智化屯”。何以名“屯”?缘于当时建置定制。明代县下设乡,乡辖里,里统村。每里10甲,每甲10户。里又称社、屯。里(社)、屯同是行政单位,但在有无当地居民地方的称谓上有所区别。在有当地居民的地方称里或社;在无当地居民的地方称屯。建村时,本村一带乃是“赤地千里、荒无人烟”的地方,来此住户,都是以山西、山东等处迁过来的移民或军队。因此,作为行政单位的村名,必须称屯,所以叫智化屯。初建时期,我村只有王、牛两家,屯所辖徐李庄、李贵庄、小齐庄、郑家庄、小十八户等居民点,谅也人家不会太多,按甲计,不足10甲(达不到100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户越来越多,当村以达十八户时,所辖各村居民点也逐渐形成村落,逐以其居民姓氏命名为徐李庄、李贵庄、郑家庄、小齐庄,而小十八户虽也形成一定村落,因相距最近,可能与我村同属一村,未另立村名。在此期间,邻村人们每逢谈论智化屯村“住户是多少”时,众口一音:“智化屯是十八户”。其时“十八户”虽不是村名,但久而久之,却成了智化屯村的代称,一提“十八户”,人们便知是智化屯。这一村名(智化屯)从开始一直沿用到明朝末期,约用了200多年。居住了这么多年的所有住户,都成了当地居民,与原来建里的地方没有什么区别,故凡乡下行政单位称“屯”的村名一律改“里”。据《青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青县、兴济县各设11里。本村属兴济县。兴济县11里中的智化里,乃智化屯所改。先人们考虑,智化屯改掉了,与其用新名智化里作为行政单位所在的村名,远不如用“十八户”为村名的知名度更觉响亮,索性村名就叫十八户。村名一定,随之而来的,原小十八户居民点也应叫十八户,而其时的小十八户与本村已形成两个村,则同时存在两个十八户,令人难以辨别“你我”,故在十八户头上分别冠以“大”“小”字样,以示区别。自此,大、小十八户的村名沿用至今。
该村历代隶属沿革。这事,只凭人们记忆、口传,难说清楚,幸赖《青县志》和《静海县志》得以缕清如下:
明永乐2年(1404)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属河间府兴济县智化屯(此指辖村行政单位)。
明万历35年(1607)至清顺治15年(1658)属河间府兴济县智化里(清初沿用明制)。
清顺治16年(1659)至康熙11年(1672)属河间府青县智化里。
清康熙12年(1673)至雍正2年(1724)属河间府青县流河镇(自康熙改明制,撤乡、里、县设10镇)。
清雍正3年(1725)至清亡(1909)属天津府(州)青县流河镇(自雍正改属天津府)。
民国2年(1913)至26年(1937)属天津府青县北区流河(县设东、西、南、北、中五区。我村分东西两排)。
民国27年(1938)至34年(1945)属河北省青县流河区何老营乡(此系日伪侵占时期,村实行保甲制,我村分东、西二保)。
但从公元1944年起中共民主政权与民国政权并行;日寇投降后,民国政府仍实行保甲制,虽名存实亡,至1947年青县解放,在马厂碱河以南村庄保甲制废止,而我村在碱河北,处于敌我“拉锯”区,且青县残余军政人员流亡唐官屯,故“保甲制”的痕迹一直到1949年天津全境解放,才完全消除。
1944年至1947年,属中共津南县五区(先驻我村,后移湾头)。
1948年至1949年春,属河北省天津县(驻咸水沽)蔡公庄区。
1949年至1950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蔡公庄区。
1951年至1955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六区(唐官屯)大十八户乡。
1956年至1957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大郝庄乡(1956年撤区并乡)。
1958年至1960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钢龙人民公社(驻唐官屯,1958年县划分8个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73年春,属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大郝庄公社。
1973年至2001年,属天津市静海县大郝庄乡(1973年8月静海划归天津市,大郝庄乡称谓:1966年后称“公社革命委员会”,80年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84年仍改为“乡”)。
2002年至今,属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