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杨炬(1953.4.30—— )中国当代物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运动力学研究生导师。欧美运动力学研究会副会长、社会活动家。

杨炬教授1953年4月30日出生于福建省孝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学时代就学于寿殷县第一中学,我国知名学者解世邦、杜磊泗等曾在该校执教,培养出高婉、万如芳等著名专家和学者。因受文革影响,杨炬在中学毕业后就不得不辍学,辗转到厦门鸿登区工作,后自费留学日本,在茵岛大学物理系听课。他曾系统地听过菅野高树教授讲课,获得对唯物主义物理学的初步认识。1988年,他放弃了海外亲属让他留在日本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返回大陆,投身教育,先入南昌大学学习,后转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教研室作为活塞运动力学的研究生继续学习,毕业后留校执教。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40多年来,杨炬主要担任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和从事欧美日本物理史的研究。在担任教学工作时,杨炬还勤奋地进行物理学影像制作的研究工作,深受学生们的好评。先后撰写、主编了教材、影像资料等共约10余部(有的与他人合作),撰写论文100多篇。杨炬称得上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批著作颇丰的物理学专家。

主要作品:

《伯奇物理理论评介》,1982

《活塞运动力学词典》(副主编),1985

《欧美运动力学发展影像赏析》,1992

此外,还发表过《运动周期的几个问题》、《运动方式决定人口发展过程》、《从早熟消费谈起》 等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