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治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商鞅治秦①

公孙鞅②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③其傅。期年④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⑤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⑥,特以强服之耳。

【字词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②公孙鞅:商鞅,姓公孙,战国时期卫国人,因秦国曾封他于商(今陕西商县),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商鞅。③黥(qiong)劓(yi):古代的酷刑。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④期(ji)年:周年。⑤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革,用皮革制的甲。⑥刻深寡恩:为人刻薄少仁慈

【句子翻译】

①孝公以为相

秦孝公拜他为丞相。

②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而且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③ 特以强服耳

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使人称服罢了。

【诗文翻译】

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拜他为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太子犯了法,把他的老师刺面割鼻。一年之后,没有人拾取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也无人敢谋取非分的财物。这样,秦国兵力强盛,诸侯都害怕它了。但是商鞅为人刻薄少仁慈,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压服人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