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东南部,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个地市交界处,也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17°14¢~117°16¢,北纬31°30¢~31°32¢,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7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其中建成区面积4.71平方公里;总人口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近3万人。距三县县城25公里左右,自然形成集文化、经济、商贸于一体的区域中心,交通便捷,合铜公路穿镇而过,水路极为发达,有丰乐河、杭埠河傍镇而过,通巢湖,入长江。距合九铁路站7公里,成为合肥、黄山、九华山以及巢湖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旅游城镇。1994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小城镇,199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1998年被确定为省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1999年,先后被批准为省、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合肥市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三河地处巢湖之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水乡古镇。《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三河镇在安徽合肥县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据传,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故有“江中之洲”之称。春秋时称鹊岸;晋以前叫鹊尾。晋后称鹊渚镇;南北朝后期称三汉河;明清置三河镇(《三河镇历史变迁考》)。民国前后一度称肥南,三河在历史上多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元月24日设立三河市,直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市辖1区、6乡、62村;1950年下半年撤市设置三河区,辖3乡、5镇;1956年撤区成立三河镇人民委员会;1960年改称三河人民公社;1961年复称三河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成立三河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建立三河镇人民政府。自1950年下半年起一直隶属肥西县。
三河历来商贾云集,车船辐辏,素有“小南京”、“小上海”和“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每天流动人口上万人;1991年华东水灾,国家29个部委领导来三河视察,一度三河之名享誉海内外。三产发达,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形成自己的菜系,“玩在黄山、九华山、吃在三河”已成为众多游客的共识。个私经济迅速,已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经济新格局,现有个体工商户1200多家,私营企业23家;拥有竹木、粮油、农贸、商城、羽绒、牲畜交易六大专业市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总面积达119000平方米,199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亿元。工业起步较早,基础条件较完善,形成塑料、纺织、铸造、五金、化工、机电、印刷、食品8大主导行业,300多种主导产品。199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08亿元,实现利税1992万元。三河企业发展呈现五种态势:一是结构趋于合理。98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有2家;利税超100万元的3家,超20万元左右的4家,既有拳头产品,又有创汇产品,初具10大主导产品优势。二是呈规模优势。拥有富光、农化、兴利、铸管、油厂等一批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创税在50?100万元的规模较大企业。三是企业布局相对集中。形成镇办、私营、外商三个工业小区。四是有一定的外向度,几年来全镇累计引进镇外资金1亿多元。五是私营企业方兴未艾,年上交税收占70。农业注重科技应用,抓住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的契机,高速农村产业化结构,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应用,主导产品有三河麻鸭、肉鸽、水产品等。目前拥有杨婆、新圩两个农业生态基地,建立3个名优农副产品基地、1个水产基地。199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财政收入1004.4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00元。
三河镇城镇化水平较高,达70%。近来来,先后新建了三杭路、恒昌路、振宁路,拓宽了合铜路三河段,基本形成了三河镇道路框架,新建和改造城区道路7条,长9000米,其中修筑水泥路面5000多平方米。新建居民住宅小区达20万平方米,工商业用房80万平方米,城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城镇基础设施较好,目前拥有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一座35KV变电所,环卫基础设施较为齐全,有一座战友地65.3亩的垃圾理场和垃圾中转站;安装了道路路灯,新建一座液化气供应站;开通5000门程控电话,新建130、139两个移动电话发射塔,户均电话占有率达53.3%,有线电视实现了电视光纤传输联网,覆盖率达95%;加高培厚东南线1740米的防洪堤,修筑北线2320米的防洪墙,高程达15.5米。目前正在实施合铜路三河段二期拓宽改造,立面改造工程和西线防洪二期工程、旧城改造及小南河治防工程。
三河镇有文化分馆1个,专业创作、演员、管理人员5人,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5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合格率100%。老年大学1所,老年活动中心1座;广播电视站开设了自办节目;三河医院拥有专家、医护人员200余人,病床200多张,达到县级医院标准。创出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三河模式”,推广全县,有计生服务所1个。三河敬老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省一级敬老院称号。
目前三河4城镇发展还存在不少政策性困难与障碍,如户籍制度改革仍存在指标控制;土地政策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存在较大阻力;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等等。对策及建议: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只要符合条件,可以不受指标限制;二是土地市场要进一步放开,除用地审批外,其交易、置换、抵押等均可简化手续;三是对4城镇建设及个体、国有、集体单位贷款均可放开;四是加大保险业发展,减少各类投资风险,增强投资信心;五是继续加大“以奖代补”工作实施力度,把社会事业发展纳入“以奖代补”项目。
三河镇是合肥市、肥西县的改革开放试验区,1999年县政府就加快三河经济和社会发展召开专题常务会议,并赋予12项优惠政策。下一步三河镇发展的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县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为中心,以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为着力点,按照“以旅游为龙头,以三产作支撑,围绕中心建卫星,抓住特色做文章,实行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管理。努力建成旅游名镇、经济大镇、文明新镇”的要求,围绕三产办工业,围绕三产办农业,围绕三产抓好其他各项工作。实施三产兴镇、工业强镇、基础先行、科教带动四大战略和农业富民工程。到2001年,把三河初步建设成为合肥市的商贸、旅游卫星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主要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00元,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各项事业迈新步。2010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再翻两番,实现财政收入39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三河: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亮点2007年年初,省八次党代会提出,“安徽省要逐步形成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要求“高标准构筑合肥滨湖城市框架,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建设并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已不仅仅是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也是合肥、六安、巢湖3个市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更是响应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号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合肥、六安、巢湖三市水相连、地相接、人相亲,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由来已久,人民群众的交往更是源远流长。作为三市唯一共同的地理位置交会点的肥西县三河古镇,在省会经济圈建设中,又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007年5月16日-17日,在合肥、六安、巢湖三市联合主办的“打造省会经济圈、推进安徽新跨越”理论研究会上,一位与会学者说,三河镇过去是三县交界地,现在是三市的交界地,是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交点,也将成为建设的焦点,最后必将是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亮点。过去的一年,镇党委、政府围绕把三河建设成省内“一流的旅游名镇、一流的经济强镇、一流的生态古镇”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发展为基本点,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凝心聚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被确立为“安徽省环境优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河,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交点
千年古镇三河号称“皖中首镇”,历史上是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的交界处。1926年建于镇中的杭埠河上的大石桥“三县桥”,诠释了三河所处的“鸡鸣三县闻”位置。中孔上端刻石“建于民国十五年”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千百年来的无数次变动,三县的交点都始终围绕着三河。解放后三河曾短期设市,属于巢湖专区,1950年4月撤市设区,三河镇区则重新回到合肥,属于肥西县。1955年7月三河镇西南舒三、五星直到丰乐镇河南大片地区划入舒城后,就一直在舒城“版图”内。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三河镇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1983年7月之后,肥东、肥西分别由巢湖地区、六安地区划入合肥市,到两地区“撤地设市”,三河也由“三县交界”变成合肥、巢湖、六安“三市交界”,1991年大水后因防汛职责的关系,庐江县又“归还”了新杭埠河河北原属三河的少量土地。同时三河也放弃了20多亩位于新杭埠河南属三河的土地。即使在今天区划界线分明,规划控制十分严格的现在,在三河镇上,三河与杭埠或者说合肥与六安的地界依然交织渗透在一起。
三河镇与同大镇隔河相望,两个镇政府之间的距离不足2公里,与杭埠镇镇政府的距离也只有5公里。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这3个镇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千年的岁月和不同的行政隶属不仅没有把3个镇分开,而今天省会经济圈建设又必然使他们在经济合作、利益共享、招商引资、治安联防、计生互动等方面联系得更加紧密。
三河,省会经济圈建设的焦点
翻开合肥滨湖新区的规划图,我们会发现令全体三河人民感到兴奋的地方,中国的传统建筑都是坐北朝南,而滨湖新区的建设又是沿着巢湖向南发展,因此,如果说滨湖新区是合肥的大客厅、大花厅的话,那么三河就应该是合肥的门前花园。
历史又一次地把三河推到了众人面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说2500年前的伍子胥与楚灵王的那场鹊岸之战,150年前的“三河大捷”(太平军与湘军的一场血战)把三河写入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1991年的那场洪水使三河举世闻名,那么今天的省会经济圈建设和泛巢湖大旅游给三河的振兴与腾飞插上两个强劲的翅膀。历史性机遇摆在三河镇面前:三河完成了从三县交点向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三市焦点的飞跃。
“交点”如何成为“焦点”?三河镇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中心城镇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既有的“皖中商品走廊”的作用。特别是发展旅游业,三河镇应和周边巢湖市、六安市的相关乡镇联合起来,进一步开发与三河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人文景观,改善交通条件,把“蛋糕”做大。为拓展省内外旅游市场,方便零散游客出游,三河镇和合肥旅游集散中心联合推出三河—合肥旅游直通车,于今年3月1日正式通车;向上海等全国19个省、区、市开展了三河征集形象语言活动,经过专家组的多次商讨、研究,推出了“千年古镇,生态水乡,名人故里,美食天堂”的三河名片;3月29日、30日,“中国三河·沈从文作品研讨会”在三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据悉,如此高规格、学术化、新锐化的“沈从文作品研讨会”在国内尚属首次。
三河,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亮点
“舞低杨柳三河月,歌罢桃花水乡风”。中国三河首届“水文化”节将于4月19日在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杭埠河、丰乐河的交汇处——桃花岛拉开序幕。本届“水文化”节旨在利用三河丽水、古镇桃花的自然资源,凸显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演绎“姑嫂浣溪沙、钓叟戏莲娃”的诗意文化,尽展“徽韵水镇”的独特魅力。整个节庆活动共分三个篇章:“灵秀三河”演绎三河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和谐三河”展示和谐、美丽的新三河,“腾飞三河”展示三河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光辉未来。三河,又将成为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亮点。
围绕年度旅游工作奋斗目标,按照市、县重要部署,三河镇全力落实省市旅游大会精神,加快旅游建设速度,加大投入力度,旅游工作呈良性发展态势。着力进行了景点建设和改造,投资500万元,对刘同兴隆庄第三、四、五进进行布展,扩建杨振宁旧居,恢复建设刘秉璋旧居——鹤庐,新扩景点面积1000平方米。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投资2500万元进行合铜路和英王路立面改造,目前已完成1200间,占总户数的80%。推出了“星光灿烂夜三河”活动,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灯饰亮化、浮雕一期和背景音乐工程。准备实施灯饰、浮雕二期和三水贯通工程。
下一步,三河将紧紧“围绕一个核心,抓住两个兴奋点”,即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做活水文化和庆祝 “三河大捷”150周年为兴奋点,重点实施“12345”工程,拓宽旅游市场,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一是恢复一个英王府。为充分发掘旅游业中的历史文化内涵,镇里通过招商引资,恢复建设英王府,引进战略投资者,再现英王府的沧桑历史和文化价值。二是繁荣两个入口,打造商业新景点,采取招商方式,激活古民居,美化西街入口处和鹊渚文化广场入口处的商业环境,使黄金地段真正繁荣起来。三是打造美食街、文化娱乐街(万年街)、购物街(西街和中街)。四是继续实施灯饰、浮雕、小月埂改造、英王路至合铜路四个二期工程建设,靓化景点,增添古镇旅游新看点。五是继续完善景点建设,实施刘同兴隆庄第三、四、五进布展,扩建杨振宁旧居和鹤庐,恢复孙立人旧居,进行小辞店建设。并通过大胆尝试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通过招商等手段,将打造成熟的景点对外租售给有实力的集团经营管理,做活旅游市场,增强经济效益。(刘冰石)
走进三河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示范镇,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合肥市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合肥市“六个好”乡镇党委,今年又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有 “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
三河镇文化底蕴浓郁,以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形成了古镇游的一大看点。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第一剧目《小辞店》就取材于三河二龙街上发生的故事。至今民间仍流传《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行龙灯、闹旱船、跳河蚌舞、赶庙会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船;中秋节日仍玩火把;婚丧嫁娶,仍抬花轿、闹花船、请“良玩”;前有姓氏后有郡的民俗灯笼仍高挂在每户人家的门楼之上,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三河镇三河镇属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今为内蒙古额尔古纳市)。镇区面积2.58平方公里,为著名优良种畜三河马、三河牛的故乡。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三河镇三河镇位于绥化市北林区东北部,东经127°16′,北纬47°00′,东依泥尔根河,南临呼兰河,西靠诺敏河,三河镇因此而得名。北与绥棱县接壤,东与庆安县毗邻。全镇有6个行政村,81个村民组,69个自然屯,总人口28805人(农业人口27535人)。全镇农村劳动力8108人,5964户,耕地面积8344公顷。地势东高西低,多为丘陵与平岗地,属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115-120天。
三河镇地处三河(呼兰河、诺敏河、泥尔根河)之滨,水草肥美、畜牧资源丰富,尤其适宜发展特色养殖业。目前全镇已形成小尾寒羊、獭兔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项目,市场需求看好,前景十分可观,三河镇的绿色食品种植也有较长的历史,大豆、玉米、水稻等绿色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大,绿色产业的开发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几年来,三河镇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全镇共有民营企业18家,年总产值3000万元,纯利润349万元。其中:黑龙江省绥化市农药总厂(生产水田除草剂-丁苄乳油和植物生长剂-生根宝、壮秧剂)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农药生产厂家(全国仅有四家生产水田农药的厂家),生产前景十分可观。全镇已形成了民营企业为龙头,以运输、建筑、商服、产品加工等集体、个体、私营一起上的多层次发展之路。三河镇现有全封闭轻工市场一处。占地15000平方米;大牲畜交易市场一处,商业服务网点1139个。集市贸易发展迅速,辐射周围海伦、绥棱、望奎、兰西、庆安、铁力等市县。
三河镇将在"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农业强省"的发展目标指引下,依托当地资源,围绕产业开发主线,强化乡企、牧业,促进第三产业开发,采取外向型拉动和产业连动,优化结构,依靠科技,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三河镇地处三河(呼兰河、诺敏河、泥尔根河)交汇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鱼塘100多处,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横贯东西的红紫砬山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诺敏河畔、红紫砬山脚下柔细的沙滩,碧绿的河水,青翠的松柏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好享受。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三河镇2008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将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划归海原县管辖。2月18日正式移交。6月20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海原县政府驻地由海城镇迁至黑城镇。分析黑城镇地名历史和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群众、市县更名意见的基础上,自治区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确定,海原县新址驻地黑城镇更名为三河镇。
附:原州区黑城镇
黑城镇位于原州区北部,清水河两岸,距市区50千米。辖11个行政村。宝中铁路、银平公路、固海公路穿越镇境。
[代码]640402102:~200小河村 ~201四营村 ~202红城村 ~203黑城村 ~204唐堡村 ~205六窑村 ~206苋麻村 ~207辽坡村 ~208戴店村 ~209团庄村 ~210坪路村
[沿革]1958年属七营公社,1961年析设黑城公社,1983年置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218.3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黑城、苋麻、辽坡、四营、小河、六窑、唐堡、戴店、红城子、坪路、团庄11个行政村。
三河镇基本情况简介(作者:海原县三河镇党政办公室 唐学智 2009年6月7日)
三河镇基本情况简介(2009年6月7日)
三河镇位于海原县新区所在地,距行政中心6.5公里,区域面积253.6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8420户40760人,其中回族13740人。银平公路、宝中铁路、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横穿南北,交通便利,发展前景广阔。辖区属清水河谷川道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综合经济发展优势突出,2008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
全镇总耕地面积92163亩,退耕还林面积54503.9亩,“1236”扬黄渠道从北到南横贯六村,可灌溉面积24820亩;清水河、苋麻河、中河三条河流交汇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机井272眼,可灌面积近36337亩;以葵花、枸杞、玉米、蔬菜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年均葵花种植3.5万亩,玉米1.6万亩,蔬菜5000亩,枸杞留床面积19110亩,上述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全镇现有个体私营经济1102个,年总产值10171万元,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三河人历来崇尚文化,勤学好礼,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沐浴阳光我们一路走来,发展永无止境,脚步永不停息。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路就能走多远,正是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紧紧围绕我镇制定的“增服务职能、抓新区机遇、促工业经济、强主导产业、建和谐三河”的总体思路,团结协作,创新思路,务实苦干,推动三河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四川省仪陇县三河镇地理环境仪陇县三河镇位于四川省仪陇县东南部,距县城69公里。清为观音河场,1911年设观音河乡,1950年置三河乡,1992年改镇。东与立山镇相望、南依板桥乡;西与灯塔乡、杨桥乡接界;北与龙桥乡、柳垭镇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貌以丘陵为主,多页岩丘陵。土壤尤以水稻土、红石谷子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全镇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85.1亩,辖20个村,132个社,一个社区居委会,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5129户,总人口22466人,场镇人口达5828余人,人均耕地近0.7亩。经济概况三河镇是县确定的以獭兔、中药材为主的基地乡镇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红苕,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中药材、蔬菜为主,小杂粮以豌豆、葫豆为主。2007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9994万元,粮食年生产能力966.72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408元。行政区划三河镇辖河街、火烧包、十字垭、鹞子洞、吊索湾、倒角湾、黄泥包、天梁寨、九龙寺、瓦店子、新桥、松花嘴、众山包、大石包、土墙坪、杨家寨、陡石梯、瓦窑坝、关口梁、黑湾20个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三河镇位于大埔西部,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全镇下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436人,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所在地,2002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位为县城次中心城市,境内有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纪念园,明代古城墙,韩江源标志雕像,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火船屋,凤集亭,古榕渡等众多人文景观,是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首选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同样也吹绿了三河这片古老的土地,三河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县委县府提出的“以三江为依托,做好两篇伟人文章,发展三河城镇经济、工业经济和人文经济”的发展思路指引下,三河正初步成为大埔县“人文兴县”的新亮点,工业经济的先行点,城镇经济的增长点和党建工作的样板点。正日益成为大埔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具有强烈开拓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的县镇两级领导,针对三河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三江汇流水陆交通便利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景点,历史遗存优越条件,在集思广益基础上提出“以三江为依托,做好两篇伟人文章,发展三河城镇经济、工业经济和人文经济”的发展思路,致力打造“工业经济先行点,人文经济新亮点、城镇经济增长点、党建工作样板点”把三河放在次中心城市的定位上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文化。
思路决定出路。经过全面的实践,三河初步呈现出亮点纷呈、发展势头强劲的态势。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赞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三河工业生产基地时指出“大埔的领导班子,在集中民力民智的基础上确立的工作思路定位准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并指出:大埔工业生产基地选址定位好,三个工业基地各具特色。三河工业生产基地立足交通优势和人文优势,陆路水路交通便利,又与火车站相邻,是一个好地方。”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视察时指出:“三河工业生产基地有特色、有规模。招商引资,工业生产基地建设搞得这么好,不简单,不容易。”
如今,整个三河就象一个大工地,到处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图景。县委县府的殷殷期望,正日益变成现实。三河正快速成为大埔“人文兴县”的新亮点、工业经济的先行点、城镇经济的增长点和党建工作的样板点。
昔日任其风吹雨打极其珍贵人文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保护。投入500多万元修建的中山公园和中山纪念堂,已全面修复完成,它和中山大桥、中山学校以及投入200多万元扩建的烈士纪念碑、朱德纪念馆象一串璀灿的明珠,为做好孙中山、朱德两个伟人文章增添了异彩。三河已成为落实“文化梅州”发展战略“人文兴县”发展思路中熠熠生辉的新亮点。
搭上班车的工业经济正全面加速。目前,三河综合工业生产基地签约项目18个,投资总额18.59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3个,投资总额2900万元;三河工业生产基地正着手第二期1400亩的开发并与香港世界华人经贸促进会签订了14.9亿元兴建工业城的意向合同。工业经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镇经济日新月异。三河正积极做好建设汇东火力发电站的前期准备工作,决心以三河次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镇政府迁建为拉动,以人文景点的建设为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搞好完善了天子岌,百子地移民新村建设,解决了地下排污设施,街道安装了路灯,镇机关进行了绿化美化工作,并铺筑了通往各村的水泥村道,城镇经济成为三河一大亮丽增长点。
党建工作的旗帜迎风飘扬。三河通过抓着力建设固本强基市级示范镇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居民维权的新路子,成立了涉农问题调处办公室代理处,村设立了涉农问题调处办公室,各村还聘请了一名素质较高的退休干部担任代理员,做到机构、制度、人员、资金四个到位,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三河作为党建工作样板点已初显雏形。[1]
地方特产三河镇炸鱼干由具有多年炸鱼经验的老师傅亲手打造,色香味俱全,保存时间长,为众多人士送礼之首选。
三河镇豆腐干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
功效:豆腐干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豆腐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被誉为“素火腿”。
三河镇陈金密柚远近闻名,其密柚以大而甜而著称,颜色新鲜,每年在采摘的黄金季节均吸引县内外众
三河蜜柚多游客前来品尝。
三河镇河鲜、鱼干等产于无污染地之河梅江、汀江、梅潭河等河水中,远近闻名,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品尝。
三河坝白酒,历史悠久,醇香可口,实在是送客、宴会、酒席的首选。[2]
三河坝战役简介“八一”南昌起义,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朱德同志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贺龙同志领导的二十军,叶挺同志领导的十一军,约三万余人,胜利地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八月五日起义军的武装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离开南昌后,部队经过抚州、瑞金、会昌,途遇伪军与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黄绍竑军队,打了一仗。会昌战役后,起义军经过长汀到上杭,再经大埔前往潮汕。
一九二七年八、九月间起义军由福建长汀、上杭南下进潮汕时,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领的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
起义军来三河坝前一个月,先派有地下工作人员到三河坝境内的汇东等地进行秘密组织工会和农会。
一九二七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红军先头部队十多人,由三河的汇东东文部横渡到汇城,接着大军陆续从汀江两岸步行到三河坝。大部队坐着一百多条民船,继续沿韩江直下,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有二千多人留在三河坝。那时,商人开门放鞭炮欢迎,连夜做生意,市面一片繁荣。当时起义军戴着红边的帽子,脖上挂着红领巾,身穿蓝衣服,打脚绑,穿草鞋,官兵不分。起义军到三河坝后分住在庙宇、祠堂和群众家里。第二天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布告以周士第同志出名。军队纪律很好,买东西很公道,讲话很温和,群众关系很好。
起义军住了几天,就在汇城南门外大沙坝召开群众大会,有二千多群众参加。据说,站在凳子上演讲的是朱德同志,会后还举行示威游行,参加者手持纸旗,呼口号、贴标语,游行队伍振臂高呼:“打倒基督教”,“铲除礼拜堂”,“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游行队伍入东门出南门,再进西门出北门才散会。
起义军在汇城住了十天左右,获悉敌军钱大钧准备由松口直下袭击起义军的情报。起义军为了选择有利地形,星夜开动大和号轮船把起义军运到汇东东文部,并把附近河西的船只全部驶到东岸,只留一条小船作渡船。我军在观音阁留下高山了望哨三人。起义军到东文部后,指挥所设在田氏家祠(至今屋内墙上还有“誓死杀敌”四个字,据说是朱德同志写的),军需部设在三星堂(龙虎坑叶氏家祠,现仍有“丁卯年七连三排”七个字),并选择与汇城遥遥相对的八十米的小丘陵——笔支尾山顶及石子案一带挖战壕、筑工事,这是阻击敌人扼住梅江、汀江、韩江的好阵地,我军的主力集中在这里,前沿阵地上有三架水龙机关枪,东文部,沿河竹头下都挖了战壕。当时战线很长,由大麻莲塘梅子岽一直到茶阴治坑,达到三十余里的山头都埋伏着我们英勇的战士,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敌人。
三天后,国民党伪军钱大钧的军队来了一万多人,尖兵先登“神坛顶”。我高山了望哨发现敌人后马上撤到“三驳桥”,并鸣枪警告,然后乘船东渡归队。伪军占领了汇城后,指挥部设在裕兴旅店。匪兵到后,马上分兵驻扎大麻并在旧寨,南门坪一带挖战壕,依断墙残壁为掩体,还有几十挺机枪设在旧寨,裕兴旅店和观音阁等地,观音阁还架起一门大炮,与我军形成对峙局面,情况非常紧张。
当天下午(农历九月初八日),战斗打响了。顿时,枪声震耳,匪军火力单方面向我军阵地射击。由于我军早有准备,隐藏在稠密的松树中,守得似铜墙铁壁,有时一枪不发,有时找中目标打他一、二枪,敌人不知虚实,不敢冲锋,就这样坚持到晚上。为了虚张声势,消耗敌人的弹药,我军用旧油桶,把火炮放进桶里燃火爆炸,声如机枪,敌人以虚为实,慌乱一团,无目标地乱放枪,使敌人夜不入睡,很不安宁。
第二天上午,敌人从松口方向捉来十多条民船,载兵强渡。匪兵在黄员坝下船,在火力掩护下,连续几次发动冲锋。第一次是七条船,船将驶到河中心,我守在笔支山顶的三挺水龙机关枪居高临下,火力集中射击敌船。顷刻间,水花四溅,敌船成了我军的活靶子,船沉的沉,坏的坏,无人撑的船任水票流。钱大钧眼看惨败,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又调来十条船,发起第二次冲锋,乌龟似的向我军阵地爬来。我军以猛烈火力给予回击。炮声、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匪军一个个掉进河里。当时有一个小头目擎着旗爬在船边上大喊冲啊!我军发出一枪,叫他葬身鱼腹。打坏了的民船载着死尸任水漂流。有两条船载着残兵败将在“邹公宫”(今龙虎坑码头)靠了岸,被我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枪声稍停,他们竟敢发动冲锋,我军一排枪消灭了敌军大半,残余敌人乱成一团,掉头就跑。两岸敌人开枪掩护,引起自己打自己,敌人死伤严重,剩下几个残兵败将全部给我军收拾掉了。
由于我军战士为解放全中国而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在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杀敌,战斗相持了三昼夜。
第三天晚上,敌人分两路增援,一路由高陂而上,一路由松口而下。第四天拂晓,浓雾笼罩着大地,敌人从大麻莲圹等地偷渡,企图切断我军去路,妄图包围我军。在我寡敌众的情况下,我军采取全面撤退策略,把主力撤走,还保持有生力量二千人。队伍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丰、陆丰与当地的起义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后来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
起义军在三河坝地区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革命的行动已经深入人心,扩大了党在农村的影响。起义军虽然走了,但给三河地区播下了红色的种子。革命先烈廖家贞,杨南生(汇东人),就是在这次战役影响下发展的地下党员。[3]
领导分工邓先艳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黄 波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镇政府全面工作,兼任财政所所长。
刘万兵党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党校、政法、信访、维稳、机关内务、精神文明工作,协管计划生育工作,兼任党校校长、综治办主任。
谢书进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教育、水利、水电、招商引资、企业工作。
杨天生副镇长:分管民政、侨务、老区、扶贫、统战、残联工作。
蓝小梅副镇长:分管农村、农业、农村医保、经管、统计、农机、畜牧、监察、妇女、旅游、科技工作。
刘坚城副镇长:分管林业,协管办公室。
黄先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工作,分管党廉、监察、交通、公路工作。
刘定北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分管依法治镇、国土、城建、环保工作。
余泰春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工作,分管自来水厂、城管及环卫工作。
饶建红党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分管文化、广播、电视工作。
陈方华党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分管党政办、人事、工会、共青团、人才、劳动保障。
杨广志党委委员、派出所长:负责派出所工作,分管消防工作,协管政法、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
罗新光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工作,分管生猪、安全生产工作。
戴庆生党委委员:分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工作。[4]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三河镇三河镇位于洪泽县南部,东靠宁连一级公路,南临淮河入江水道,西依洪泽湖大堤,北与东双沟镇毗连。宁连高速穿境而过,镇内设有互通道口。连接宁连高速和宁连一级公路的接线工程将于2007年底建成通车。该镇现有容载500吨以下的水运码头2座。全镇现辖8个居委会(长堤、八里、桥南、油田地调、油田钻井、油田技校、油田运输综合、油田农副处);6个村委会(长河、梁墩、塘西、联堡、四坝、五里牌),辖区总面积52.7平方公里,国有耕地面积 4.64万亩,总人口2.33万人。腹地驻有江苏油田物探处、农工商公司、职工培训处等3个处级单位。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00万元,财政收入5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37元。2006年,该镇在全市乡镇综合排名中列第24位,2009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
工业经济快速提升。近年来,该镇始终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扶持企业发展。2006年实现工业技改投入9800万元,工业销售收入3.9亿元、利税4142万元,其中列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785 万元,利税881万元。镇工业集中区全面启动,道路、电力、通讯、自来水及下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已初步建成,基本实现“五通一平”。目前该镇已逐渐形成木业加工、建材、箱包、电子、服装、医疗器械等六大支柱产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该镇围绕“四绿”工程,积极发展高效、有机农业,突出特色水产品养殖。2006年新建成成片蔬菜大棚200亩,稻田养蟹示范基地500亩,初步形成了稻米、水产、畜禽、林业、蚕桑五大规模基地。老三河片国土整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初步形成了 “田成方、林成网、路配套、渠相连”格局。
镇村建设日新月异。该镇围绕建设“湖滨特色乡镇”的目标,对集镇进行高起点规划,先后建成市民广场、友谊广场,建成同兴路居民小区。主街道楼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与广场环境绿化、亮化、美化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积极实施中心村建设,建设和规划联堡、梁墩中心村2个。同时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建管力度,努力使三河成为“人流物流交汇区、工商企业聚集区、洪泽南片乡镇中心区”。该镇先后荣获省级文明镇、市级新型示范小城镇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该镇积极落实农村低保、五保和优抚对象各项措施,规范人口生育秩序,全镇计划生育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铺设水泥路40公里,架设有线电视主杆线45公里,电视户2000户。巩固村庄河塘整治和“三清”成果,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近1000座。深化平安创建、法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建立完善调解机制,深入村组开展纠纷排查活动,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畅通了信访渠道,保证了社会稳定。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三河镇三河镇面积:111.07平方千米人口:18700人邮编:412511代码:430225104
全镇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霍家圩;深坑、石鼓、石潮、星光、龙伏、坪形、太和、团溪、西台、枧田洲、天平、龙坑、霍家、庙前、源头、大坑。镇政府驻霍家圩。
1949 年属康乐乡与中正乡,1956 年为河东、河漠乡,1958年属火花公社(湖南地名网资料:1958年公社化时,曾由河东、河西、河漠三个小乡组成三河公社,1961年分出河西后,仍名三河)。1962 年为三河公社,1984 年置乡,1996年撤乡建镇。
重庆市石柱县三河镇三河位于石柱县城东部,2001年7月乡镇机构改革时,由原三店、蚕溪、永和、大河四乡合并为三河乡,政府驻地碾盘店,2009年12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三河镇。该镇东邻沙子镇、桥头镇和中益乡,西依南宾镇红星村,南接南宾镇河坝村和中丰村,北连大歇镇和龙沙镇,距县城6公里,幅员面积101.36平方公里,辖13个村57个村民小组。全镇有8087户,总人口25927人,耕地21504亩,林地49600亩。该镇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适宜水稻、玉米、小麦、洋芋、油菜、辣椒、马铃薯等作物的生长,以辣椒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逐渐壮大。境内有闻名遐迩的秦良玉陵园景点三教寺、独具自然神韵的男女石柱万寿山景点及龙河群葬岩棺仙人洞景点、宇城坝改河造田等旅游资源,邻藤子沟水库万顷湖区。该镇位于石柱腹心,沪蓉高速公路石柱出口及在建和待建的丰石高速公路、梁黔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三河场镇是县城东部的紧密组团,经石柱迎宾大道与县城主城连为一体,是渝东枢纽门户的前庭。随着沪蓉高速路和石柱互通的建成通车,三河已成为石柱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场镇窗口形象逐渐扮靓,王中坝、阵子坝、川都坝各具特色,功能分区的场镇已具雏形。全镇交通便利,通村公路正在形成网络,石沙线、三店至龙沙玉坪、三店至大歇双笕公路、三店至南宾天星和油化的三河至桥头公路将三河与占全县五分之一人口的毗邻乡镇紧密相连。
目前,全镇人民正紧紧围绕实施“1113”工程,即:大力发展一个经济,重点打造一个基地,突出建好一座新城,构建和谐发展三区。“大力发展一个经济”,就是以高速公路及互通连接路为全镇产业发展的主轴线,充分发挥三河独特的区位、交通和综合服务优势,依托通道集聚要素,围绕通道布局产业,大力发展通道经济。“重点打造一个基地”,就是充分发挥沪蓉高速公路出口及互通连接路带来的“截流”优势,完善市场配置要素,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立一个渝东地区重要的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集散基地。“突出建好一座新城”,就是抓住县城东拓机遇,主动承担未来县城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压力,拓展三河城镇空间,完善城镇功能,构筑一座集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生态园林于一体的休闲城镇。“构建和谐发展三区”,就是紧紧围绕加快三河发展这一主题,依托区位、交通、生态、文化等有利条件,把三河建设成集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历史文化旅游精品区和新农村建设展示区于一体的和谐之镇。经过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尽快将三河镇建成“经济有实力、发展有活力、形象有魅力”的一流强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