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希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侯希贤 女,生于1941年10月,山西省河津市人。1964年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所工作至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内蒙古政协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媒界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委员及《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委、内蒙古生态学会理事、内蒙古爱卫会专家组成员。1993年赴新西兰参加了第17届国际草地会议。多年来,主要致力于鼠类生态学及防治研究。长期深入牧区、农村,进行鼠类特科技进步性观测和防治试验,为全国和晋、皖、蒙等省培训班编写讲义并讲课,推广灭鼠技术。先后主持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70年代针对草原灭鼠用粮惊人的状况,主持研究成功草颗粒代粮诱饵,获1981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每年可节约粮食数十万斤至数百万斤,同时克服了用粮食毒铒灭鼠而毒死鸟类的弊端。“七五”期间主持了农业部“黑线仓鼠和五趾跳鼠生物学特性及其综防技术研究”的课题,对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15省区的黑线仓鼠和广布于荒漠、半荒漠的五趾跳鼠进行系统研究,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这两种鼠的系列基础资料和黑线仓鼠综防技术,获1991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自治区专家组,负责对乌兰浩特、通辽和乌盟15个旗县等地进行了无鼠害考核验收,圆满完成了内蒙古爱卫会交给的任务;以中央爱卫会专家组成员曾参加了吉林、丹东、大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无鼠害验收及指导工作。近几年,参与主持鼠类数量监测预报工作。多次参加本专业国内学术会议及一些会议的论文审阅工作。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数篇被《国际生物学文摘》转摘,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