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 第41军是解放军中的一支的虎军,其前身是抗日战争烽火中中诞生的八路军胶东军区主力部队,与军中另一支虎旅——第27军同出一源。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冬,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在祖莱山地区领导发动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理琪是中共在山东地区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1938年9月,第3军与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辖6个团共7000余人。1939年秋改称第5旅,为胶东地区主力部队,旅长吴克华(曾任成都、乌鲁木齐、广州军区的司令),政委高锦纯。抗战胜利后,部队扩编为山东人民解放军第5、6师及部分独立团。
1945年10月,吴克华奉命率山东解放军第5、6师,共1万余人(胶东地区其余部队后来发展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即今天的第27军),分批从海路挺进东北。1946年2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曾任第4野战军第13兵团政委,军委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军委装甲兵政委)。
本溪新开岭显英雄本色1946年初,国民党抢占抚顺,营口等地后集中了5个军兵力,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夹击东北民主联军。4月7日,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命令国民党第52军军长赵公武指挥第25师由抚顺出发,第6军4师由沈阳出发,两路合击本溪。当时守备本溪的有3纵、4纵等部队,敌右路14师在进攻中被4纵10师阻击于金钟山地区,9日黄昏,4纵10师发起反击,于长岭地区追歼敌14师部副师长以下1300人,取得东北战场首次消灭国民党军一个师部的胜利。
1946年10月,国民党新1军、新6军和52军共10万人,分左,中,右三路进犯南满根据地,企图将南满民主联军主力压缩于风城、安东地区。国民党52军25师号称“千里驹”师,以能打善跑著称,师长李正谊根本不把“土八路”放在眼里。23日李率师主力猛攻赛马集,4纵主力已预先撤出,只留少量牵制部队。李部一个猛冲就攻入赛马集,更是狂妄无比。李师在赛马集留下两个营防守,师主力继续“追击”共军。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率部在赛马集西南双岭子设伏,与25师激战一夜,为诱敌深入于拂晓主动撤出战斗。25师休整后继续冒进,29日晨分两路向风城进发。右路75团出发不久即发现“小股共军”,团长赵振戈当即令全团追击,眼看前方零散共军若隐若现,75团来了劲头,很快超越师主力,一直追到新开岭,赵才发现落入埋伏,只见四周高地共军人影晃动,赵团想掉头回窜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急电李正谊请求火速增援。李率25师主力匆匆赶到,发现自己也中埋伏。25师是机械化装备,重武器多,在狭长山谷里排成一字长蛇阵,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李正谊求援未果,战至11月2日全师被歼,曾趾高气扬的李正谊化妆成伙夫逃跑,被我军俘虏。新开岭一役首创东北战场全歼蒋军一个正师的战绩,获得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通电嘉奖,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第二十五师的毁灭”以示祝贺。
虎啸塔山一战成名1948年9、10月间,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序幕。首战锦州,老将急掉调沈阳和关内部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增援锦州。塔山位于锦州与锦西之间,是锦西敌人东进的必经之地。名曰塔山,但不仅无塔,甚至称山都勉强,只是海拔200米的一片土丘,有人形容象是窝头。如此地形显然不利于阵地阻击战,执行任务的正是东野4、11两个纵队和两个独立师。塔山作战期间,蒋介石曾两度到葫芦港督战,组织6个师共10万兵力,在包括重庆号巡洋舰在内的海空军火力支援下,向塔山轮番冲锋,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12日战况空前惨烈,4纵以战斗力最强的28团守卫塔山主阵地,蒋军以95师等4个师倾巢出动,进击的敌人几乎塞满塔山前沿。国军独立95师号称“赵子龙师”,据说在其战史上从未丢过一挺机枪,冲锋时以下级军官打头,手持冲锋枪狂扫,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继续上,竟以尸体作活动堡垒,逐次向前推进,其凶猛程度在国民党军中实属罕见。但在4纵阵地前这些亡命徒却成了蒋帮的冤死鬼。国民党军又以每人50万金元券的代价组织“宁死不退”的敢死队,身背大刀,手提自动枪,狂叫着冲锋。4纵28团阵地被多处分割,2连1排坚守塔山桥前小营盘,首当敌敢死队冲锋要冲,战至下午与外界联系中断,全排孤军奋战,用石头,枪托,刺刀与敌肉搏,打得敌人弃尸累累,阵地始终未丢。14日上午10时锦州方向响起排山倒海的炮声,宣告攻锦战役开始。战后锦州守城司令官范汉杰化妆逃跑被俘,押解途中路过塔山时曾问解放军战士:“这就是塔山吗?”,答:“正是”,范还是不敢相信眼前这样一个小小的山包竟断绝了10万将军的生路。塔山一仗打出了41军的4个英雄团队:12师34团(即现367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称号;12师35团(现369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称号;10师28团被授予“塔山守备英雄团”称号;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
辽沈战役的胜利后,4纵未经任何休整,就掩蔽进关,配合华北野战军杨成武兵团一举攻克察哈尔省首府张家口。北平和平解放后,该军进驻古都北平,在盛大的入城仪式上,接受了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等军中领袖的检阅。
安邦守疆抗洪抢险立新功解放后,第41军长期驻守汕头前线,多次粉碎了蒋军企图反攻骚扰大陆的企图。在对越边境斗争中,该军担任总预备队,完成了保卫边疆的重任。
现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张万年上将、北京军区司令李新良上将都曾任第41军的军长。11月10日刚获国务院中央军委任命的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刘粤军,就是原第41军第123师的师长。
在1998年发生的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中,第41军数万官兵奔赴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湖北、湖南等地参加抗洪抢险斗争。
军团部队由于中央军委确定的广州军区防区内的快速反应部队是属于空军的第15空降军,所以军区内的陆军没有甲类集团军。现第41集团军辖三个师:121摩托步兵师(“塔山守备英雄团”在这个师),123师(“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在这个师),第164师(第55军撤编后专入)以及军直属高炮旅、舟桥团。
第41军军部曾驻汕头,现已调防至柳州,而且主力也基本布防在广西境内。
第41集团军现任军长贾晓炜少将,政委陈平华少将。
第41集团军驻守广西,原代号为53010部队,隶属广州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41军改编的。辖121,123师和原第55军164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组建驻香港部队时,“塔山英雄团”的一部编入驻港部队步兵旅。1998年后,步兵第164师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64旅,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步兵第121师362团和步兵第123师368团分别改编为师装甲团。1998年夏的长江流域抗洪战斗中,集团军主力开赴湖北荆江和湖南洞庭湖,胜利完成了任务。“新时期战士的楷模”李向群烈士当时便是“塔山守备英雄团”中的一员。现任军长李作成,政委张汝成。
在1988年以后的新上将中,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出自367团,他在1962-1966年担任这个团的团长。曾担任过沈阳军区政委,司令员,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李新良也出自这个军,曾担任过成都军区政委和北京军区政委的谷善庆也出自这个军。
该集团军所属的荣誉部队有:
塔山守备英雄团--步兵第121师第361团;
塔山英雄团--步兵第123师第367团;
白台山英雄团--步兵第123师第369团;
八姑岭英雄团-步兵第123师第368团;
英勇善战模范团--步兵121师第364团;
穿插英雄连--步兵第121师第361团第3连;
李向群班--步兵第121师第361团;
步兵123师1997年升级为广州军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在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事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41军的前身为抗日战争期间组建的山东胶东军区部队。1937年12月,山东文登县天福山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38年9月,第3支队与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1940年9月,第5支队改称第5旅,同时新成立第5支队。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下辖第5旅和第5支队。1945年9月,胶东军区部队整编为山东军区第5,第6师和警备第3,第4旅。11月,第5,第6师一部及部分独立团开进东北辽宁,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纵队(下辖第1,第2旅)和第3纵队(下辖第4,第5旅)1946年2月,部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下辖第10旅(原第1旅),第11旅(原第2旅),第12旅(原第3纵队)。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改称第4野战军,第4纵队亦改为第41军,各旅分别改为第121,第122,第123师。此后,第41军分别隶属于中南军区,广州军区。
第41军(及其前身第4纵队)成立后,先后参加了本溪保卫战,新开岭战役,四保临江,东北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两广剿匪,解放南澳岛和南鹏岛战斗,东山岛战斗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
第4纵队在1946年10月的新开岭战役中,全歼美械第52师,首开解放军在东北一次作战歼敌一个师的范例而该军最为著名的一次战斗莫过于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进行的塔山阻击战。防守核心阵地塔山堡的第12师34团面对10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多次顶住了号称“赵子龙师”的敌第95师和“敢死队”的疯狂戟,苦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屹立塔山,岿然不动。战后该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同时,第12师35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称号;第10师28团被授予“塔山守备英雄团”称号;纵队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炮团”。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该军担任了的全城的警备任务,赢得了“仁义之师”的盛赞,并于3月在西苑机接受了中共中央领导的检阅。
“军纪最好的人民军队”第41集团军
第41集团军驻守广西,原代号为53010部队,隶属广州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41军改编的。辖121,123师和原第55军164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组建驻香港部队时,该集团军下属“塔山英雄团”的一部编入驻港部队步兵旅。
41军的前身为抗日战争期间组建的山东胶东军区部队,同27军是孪生兄弟。1937年12月,山东文登县天福山爱国群众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46年,胶东军区主力前往东北,后来发展成41军,少部分留守,就是后来的27军。
41军在后来的林彪元帅麾下,先后参加了“四保临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79年,参加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作战。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辽沈战役”时的攻取锦州中的塔山保卫战,其激烈不次于“上甘岭”,中央军委嘉奖为“塔山英雄团”,后来我军的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出自该团。几个月后的“平津战役”中,41军大部队路过老乡的果园,居然全军无一人上前偷吃一个苹果。全军军纪之好另人惊叹!毛主席听说后,马上决定北平的防务由41军担当,并且亲自到南苑机场检阅了41军。
由于有着军纪优良的好传统,所以41一部成为了解放军驻港部队。
41集团军是广州军区中最出色优秀的部队,装备相当精良,装备好过42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