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科学考察探险协会(简称科考协会)是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现任主席高登义研究员的倡议和支持下于1996年12月21日成立的,并于1997年成为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团体会员。
科考协会是中国科大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会员2000多名,包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协会顾问包括李曙光院士、高登义研究员、孙立广教授、沈显生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
协会活动2002年8月科考队深入秦岭,徒步穿越无人区并攀登秦岭最高峰--太白山,同时对秦岭地区植被分布进行了深入考察,掌握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当地洪灾灾区重建工作进行了考察[2]。
2003年8月赴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肖坑村,调查了当地教育、经济状况以及可利用的生态旅游资源等,考察了该地区的植被分布、野生植物资源,同时对肖坑大峡谷进行了实地考察。
2004年8月到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进行科学考察,考察了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调查了保护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经济状况,据此撰写了详细的考察报告,分析了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环境的影响。
2005年8月协会第三次赴秦岭地区进行考察,三上秦岭主梁,对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金丝猴群进行了追踪考察,对金丝猴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多物种结构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2006年5月赴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科学考察活动。重点进行了包括植物学和生态学在内的生物学考察;地质学方面,对当地的岩层和地貌进行了初步调研,并采集了少量岩石标本;人文考察则包括徽茶、徽州文化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还利用当地良好的大气条件向队员普及了星座及深空天体等天文知识。
2006年8月赴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深入考察了高原盐碱湖—达里诺尔湖的湖滩退化和湖区鸟类的保护状况,沿湖的主要补给河流—贡格尔河流域徒步考察草场退化和牧民生活状况,在河流上游考察了铁矿和水坝对河流的影响和对雅氏瓦罗鱼洄游产卵的致命危害。在白音敖包林场和黄岗梁考察了沙地云杉林的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在大青山考察了冰川活动遗迹—冰臼群。最后完成了考察报告,成功举办了图片展。
2006年12月,科考协会十周年纪念展览。展览以“青春的历史”为主题,分为“时光的长廊”,“青春的标本”,“永远的港湾”三个展厅,分别记录了科考协会的十年大型活动历程,展示了科学考察成果,重温了科考人在共同奋斗中结成的深厚友谊和暖暖亲情。科考会员们用各种影像和实物资料,记录了中科大学生科考协会十年来逐渐成长壮大为科大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学生社团之一的过程[3]。
2008年8月赴秦岭参加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办的“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参加到大熊猫的保护活动中。
2009年3月,28名队员参加,赴庐江拉练。
获得荣誉科考协会荣获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的称号, 同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社团"。
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科考协会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称号。
2001-2006年间连续五学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科考协会组织的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安徽省林业厅及学校有关领导、部门等的大力支持,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央视国际网站、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等多家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