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胡静

ISBN:10位[7562234744]13位[9787562234746]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价:¥25.00元

内容提要礼仪对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礼仪知识越来越渴求。本书的编撰是根据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就礼仪学的基本理论、礼仪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巧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作者试图加强礼仪基础理论探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礼仪的系统性研究。

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绪论阐述礼仪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及礼仪意识的重要性;第一章探讨如何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主要论及言谈、举止、服饰、修饰等内容;第二、三、四章论述社会交往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如人际交往、商业活动和政务工作等方面;第五章介绍外事和节庆活动中的礼仪规则;第六章简要介绍了宗教礼仪知识。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第一,在礼仪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提出了礼仪的核心是道德感、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礼仪的原则是尊重、遵守、适度、自律。自由是相对的,规矩在束缚我们行为的同时也是给我们的自由以保证的。礼仪表面上是无数的清规戒律,但讲究礼仪的结果却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家园。

第二,提出了人的内在精神即个人的内涵和素质是表现礼仪的根本,是和谐社会关系的关键。礼仪不仅是形式上的表达,它是一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还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敬程度,是人与人之间表达心意、畅通交流、促进了解的有效保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

第三,阐明了礼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礼仪是个人生存、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的必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做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这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为了让世界和平安宁,个人自我发展,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礼仪知识。

第四,本书在体系构架上系统、简洁、实用。将繁杂的礼仪内容归纳成七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目录绪论

第一章个人礼仪

第一节言谈礼仪

第二节行为举止礼仪

第三节服饰礼仪

第四节修饰礼仪

第二章人际交往礼仪

第一节通讯礼仪

第二节亲友礼仪

第三节宴请礼仪

第四节求职礼仪

第三章商务礼仪

第一节商务活动礼仪

第二节商务仪式礼仪

第三节商务营销礼仪

第四章政务工作礼仪

第一节日常工作礼仪

第二节会议礼仪

第五章外事与节庆礼仪

第一节对外交往礼仪

第二节涉外习俗礼仪与禁忌

第三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礼俗礼仪

第四节节庆礼仪

第六章宗教礼仪知识

第一节佛教礼仪

第二节基督教礼仪

第三节伊斯兰教礼仪

第四节道教礼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