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禅寺位于福州市北门外铜盘路(左海公园附近),又名“北禅庵”,属临济宗,始建于唐朝。据民国初年何振岱先生所编《西湖志》记载:“在北关外鹏搏山,俗呼北禅寺。唐建,不久就废弃了,宋朝民族英雄李纲重建,明代僧人羡生修葺,清康熙癸丑(公元1673年)郡人郑开极等复建。寺内建有奎光阁,祀朱子以及宋代先儒六子,并附祭李纲的神位。”后来,清同治十三年重建。我们可以从福州地方志中“佛教寺院的田产”一节了解到当年北禅寺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福州佛教大寺院拥有大量田产,赡养僧众。鼓山涌泉寺寺众最多,最盛时近千人,据1942年统计,占田地五百余亩……,北门外铜盘北禅寺、赤桥正心堂等,各仅有田地数亩。”
“文化大革命”中,北禅寺中的佛像和古物毁损严重,唯余大雄宝殿、天王殿、五观堂、一眼井、一尊玉佛、一口古钟而已,寺内存有一棵十分茂盛的树龄约一百五十年左右芒果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禅寺归还佛教界,由乐和居士施资修复,重塑佛像。
1995年建祖师亭、钟亭和宿舍。1998年重修大殿,当年12月10日重修工地上出土一块石碑,碑文曰:“华林了庵完公禅师寿域”,碑右侧有“成化元年……三月立”七字,左侧尚余“本山”二字。后来,又建念佛堂一座。
北禅寺的历史价值在于曾为民族英雄李纲重建,也是福州地区仅有的几处李纲遗迹之一,可供后人凭吊。
北禅寺现任住持法贤法师,祖籍四川南溪,1993年出家,师从新加坡莲山双林寺上真下圆法师。1994年于曹溪南华寺上佛下源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2004年毕业于新加坡光明山佛学院,2006年起至今担任本寺住持,除主持本寺法务之外,又至力于救济灾民和扶持教育,为本寺的修复作了重大贡献。
北禅寺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铜盘台后13号( 邮编 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