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斑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葡萄斑蛾鳞翅目,斑蛾科。别名葡萄叶斑蛾、葡萄星毛虫、葡萄透黑羽。寄主:葡萄。

葡萄斑蛾(葡萄星毛虫)

为害特点

幼虫主要食芽、叶,叶片被害成缺刻和孔洞。偶尔可为害花和果实。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1毫米,翅展26-30毫米,体黑色有光泽,体上混生有紫绿和兰绿色鳞片和毛。复眼黑色;触角双栉齿状,雄蛾栉齿较长。翅黑色半透明,前翅稍有兰色闪光,基部、翅缘和翅脉均黑色;中室前和臀脉后不透明,中室端纹较直有黑纹,翅端沿翅脉呈黑色条斑;Cul和Cu2向翅缘渐靠近。后翅边缘和脉黑色,中室及其前缘不透明;Sc十Rl与Rs在中室2/3处并接一小段再分开;M2与Rs的中部均弯向Ml。卵椭圆形,长0.7毫米,初乳白色,渐变淡黄,孵化前色暗。幼虫体长15-20毫米,体肥胖,淡黄白至淡绿色。头小、口器褐色,单眼区黑色。各体节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和基线处生有毛瘤,上生有许多短毛和少量长毛,亚背线处的毛略呈黑褐色,气门上线处的短毛黑褐色,其余部位的毛均为白色,故貌视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黑褐色。气门黑色,围气门片淡褐色。蛹长10毫米,肥大,淡黄色。茧长15毫米,暗褐色,椭圆形,底面平滑。

生活史及习性

年生1代。以老熟幼虫于根际附近地表被物下及土缝中结茧越冬。4-5月化蛹。成虫5-6月发生。成虫白天活动,卵散产于叶背和枝蔓的表面及皮缝中。常有数粒不规则的产在一起。卵期18-20天。幼虫初常群集食芽,稍大食叶呈孔洞和缺刻,偶尔可为害花和果实。幼虫7月上旬开始陆续老熟,爬到根际附近地表落叶、杂草等被物下及土缝中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成虫羽化前清理园内枯枝落叶、杂草等地被物,集中处理消灭其中的越冬幼虫和蛹。或深翻树盘,将表层土翻入深层,使羽化的成虫不能出土。

(2)幼虫为害期喷洒常用触杀剂常规浓度均有良好效果。[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