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右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鄂尔多斯是达延汗所划定的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在巴尔斯博罗特和衮必里克父子任济农的时代,它在全蒙古的地位举足轻重,十分突出。该万户的疆域不仅包括鄂尔多斯高原,而且也包括贺兰山以西、甘肃河西走廊以北的广大地区。

衮必里克济农共有四位夫人,她们为他生育了九个儿子。他按照达延汗的领地分封制度,把他的儿子全都分封于鄂尔多斯万户管辖的广大疆域。

衮必里克济农的第一夫人是土默特(蒙郭勒津)万户杭锦部诺延爱兰色格尔之女唐苏克。她生有二子:诺延达喇和拜桑固尔郎台吉。衮必里克济农于1542年左右逝世。诺延达剌即济农位。

诺延达喇有五个儿子:布延巴图尔洪台吉、诺木图都古棱诺延、鄂木布达赉诺延、必巴锡鄂特罕诺延和莽古斯楚克库克。他们兄弟五人一共拥有四个鄂托克(即四个部)。据明代汉文史料记载,这四个鄂托克均在陕西榆林(今陕西省榆林县)边外驻牧。距离明朝边境约三百里。1571年以后,诺木图都古棱诺延和莽古斯楚克库尔二人曾西迁到昌宁湖(今甘肃省永昌东北)附近驻牧。

拜桑固尔郎台吉的领地为扣克特、锡巴固沁、乌喇特和唐古特等地。他有四个儿子:爱达必斯达延诺延、鄂巴卓哩克图诺延、塔噶齐宰桑诺延、昆都楞诺延。爱达必斯达延诺延(汉文史籍中称他为宾兔)的驻牧地为扣克特。汉文史料记载说他在甘州庄浪卫边外的松山(今甘肃省兰州到武威铁路线以东)一带驻牧。鄂巴卓哩克图诺延,原驻牧于毗邻陕西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至兴武营(盐池西北)一带的锡巴固沁。后来,他西迁至贺兰山西边的长流水、蒲草泉一带驻牧,其牧地称唐古特。这里距离明朝宁夏镇边墙约有二三百里。塔噶齐宰桑诺延和昆都楞诺延驻牧于乌喇特(今内蒙古乌拉特前、中、后三旗一带)。他们也曾迁往松山驻牧, 1595年前后,因为遭到明朝军队的袭击,返回了原驻牧地。

衮必里克济农的喀尔喀夫人额希格生有一子,名卫达尔玛诺木欢(汉籍称他为那木按或那木汉)。卫达尔玛诺木欢的领地为鄂尔多斯之达拉特、杭锦二部。汉文史料称其驻牧之地为老虎山。达拉特、杭锦二部位于榆林至神木(今陕西省神木县)的外边,距离明朝边境约400千米。卫达尔玛诺木欢共有六子:达齐和硕齐洪台吉、海努克巴图尔、阿恰昆都楞岱青、楚鲁克青巴图尔、托济彻辰控库尔、库色勒卫征卓哩克图。他们当中除达齐和硕齐洪台吉及其后裔和阿恰昆都楞岱青驻牧于贺兰山之西的长流水一带以外,其余均驻牧于达拉特和杭锦二部之地。

衮必里克济农的蒙郭勒津夫人阿勒坦绰赛音生有四子: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布扬古赉都喇勒岱青、班扎拉卫征诺延、巴特玛 巴斡彻辰巴图尔。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的领地为右翼的伯速特、卫新二部。此二部的驻牧地在同明朝边界城堡榆林、清平堡、定边营(今陕西省定边县)相对的跨马梁和青纱湖一带。这里距离花马池约五百余里。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有四子: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布延达喇古拉齐巴图尔、赛音达喇青巴图尔和阿穆达尔墨尔根台吉。四个儿子中,以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汉文史籍中称他为切尽)最为著名。他曾在图们汗汗廷中担任要职,颇有政治影响。在鄂尔多斯万户各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汉籍中说他:"雄视一套,投足左右,便有轻重"(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切尽传》)。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善用奇兵,是一位才干卓著的军事家。他还通晓畏兀儿文和吐蕃文。 "切尽为人,明敏而娴于文辞,尤博通内典"。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不仅文武双全,并且笃信宗教,曾协助阿勒坦汗在蒙古右翼地区传播藏传佛教。他的曾孙就是蒙古著名的历史学家--《蒙古源流》的作者萨囊彻辰。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逝世于1587年。

布扬古赉都喇勒岱青的领地为鄂尔多斯之伯特金、哈里古沁二部。汉籍中称他为歹成都喇儿台吉,并记载其驻牧地在明朝柏林堡、长乐堡至榆林的边外一带。布扬古赉都喇勒岱青有二子,长子伯勒格岱绷诺延,驻牧柏林堡边外。次子布尔赛彻辰岱青,驻牧长乐堡和榆林边外。他们父子以勇猛顽强、武功盖世名扬蒙古。《蒙古源流笺证》谓布扬古赉都喇勒岱青"见敌则不退缩,击之则披坚死战,勇于战斗之大巴图尔(英雄)"。其长子伯勒格岱绷"则张弓能两臂相向,遂称为鄂勒博克图鄂库克,能将驰狐之尾,按节射断"。而其次子布尔赛彻辰岱青,则"能穿射三锨"。因此,布尔赛彻辰岱青被人们誉为"哈坦巴图尔"(直译乃:石头一样坚强的英雄)。布尔赛彻辰岱青有子六人。他们也都是视死如归的英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