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赣剧是兴国县的地方剧种。该剧种植根于南北词;清末民初曾与东河戏、祁剧合流;也曾自称为花鼓班等名称。1979年,鉴于南北词是声腔,不是剧种,在兴国县有关部门召开、省文化局指派晏雅仙参加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定名为兴国赣剧。清同治年间,兴国籍七品京官肖熙羡慕其姻亲锺益臣宴客时每演唱昆曲、南词,于是,在县中邀集秀才王进、举人朱仁、富商谢祥誉等组建坐尝班,以坐唱南北词、昆曲消遣自娱,取《论语》“子在齐闻韶”之意,名为“韶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0),韶堂兴办人肖熙之子肖大鸿,王进之子王维画,朱仁之子朱斌、朱贤等,邀集郭敬喻、刘学昆、肖能仁、肖全仔、吕贤汉等,扩展韶堂,组成万亿堂,摆脱坐唱形式,登台化装演出。除搬演韶堂留下的《南词大天官》、《山伯访友》、《戏牡丹》、《湘子化斋》、《杀惜活捉》等小戏外,还能按东河戏演出本上演《目连传》、《西游记》两种连台大戏;还创作了《结草抗围》、《上坟巧装》两个小戏。
万亿堂的演出,均由同仁现学现演,谁适合演什么角色便演什么角色,不设固定的行当。表演程式和舞台动作,都是请专业艺人传授的;曲调以南北词、滩簧为主,兼唱高、昆;打击乐则以民间锣鼓为主,兼用外来剧种的曲牌。每逢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必在县万寿宫演出,日夜两场:日场连台大戏,唱高、昆;夜场小戏,唱南北词、滩簧。观众对他们扮演的角色,有“朱家小姐”、“肖家丫环”、“王家猴王”的美誉。
万亿堂建立以后(一说在1911年;一说在光绪中期),另有以肖以其、肖以仁、刘炳崽、钟阿三等农商平民(一说是胡源痒、张良仪、阮洪标等衙役班头)为首组成聚庆堂。聚庆堂聘请专业艺人教戏,要向专业班社发展。其声腔以东河戏演唱者为主,较少搬用南北词、滩簧。
初期,由于成社会地位不同,促使各立门户,不相往来。1911年,万亿堂的演员老的老,死的死,无法演出。他们终于打破畛域,以聚顺堂名义,成立专业班社,合作演出。有些老人称之为“三堂合并”。
民国四年(1915),聚庆堂发起人之一钟阿三应李祖徽的邀集,结束聚庆堂,与吕明桂、王隆屿共四人,建立花鼓班,招收八至十一岁儿童,教唱小戏。剧止有《安安送米》、《春香闹学》、《陈姑赶船》、《洞宾对丹》、《小放牛》等十多种。唱腔纯用南北词、滩簧和民间小调。这个班只在农历正、二两个月应聘演出;花鼓班只有四个演员钟淮川,(旦)、李久辉(旦)、胡龙龙(小生)王隆贤(丑)。年龄都只十岁上下,每逢更换场地,小演员必坐在大人肩上驮着走,班里有四个人是专职驮小演员的。
民国五年(1916),花鼓班增收十一、二岁的儿童十余名,更名幼育园,增加教师、乐手近十人;仍以南北词、滩簧为主要声腔。成立的当年,即受两广军门李某之召到赣州演出,收入颇丰,这一年的七至十二月,他们曾到本县治平观、永丰良村、龙冈、行田及本县县城演出;翌年,又到赣州演出,长达三个月之久。
民国六年(1917),杨大嵩、李祖徽牵头集股,公推杨大嵩为总经理,改幼育园为“儿戏园”。派员到苏、杭等地购置服装、道具,招收儿童学生。一个月后,基本功便取得较好的收获。仅花四个月,便排出小戏七十多个。唱腔除南北词、滩簧外,也有东河戏和祁剧的曲调。
民国十六年(1927),儿戏园演同逐渐长大,改名为“兴国青年演出团”,并吸收觉民社(兴国县的另一个科班1920?1926)散班后部分演员入团,全团演员扩充到二十人。上演剧目除原有东河、祁剧者外,尚有京剧《空城计》、《朱砂痣》,昆曲《琴挑》;南北词、簧剧止,仅有《花园定计》等折。这个团多次增聘演员,日渐壮大,抗拒骚扰迫害,顽强屹立。民国二十七年(1938)已积累剧目二百多个;培养出了自己的著名演员李明经(花脸)、肖以璜(须生)、张荣楷(小丑)、孙世贵(文武小生)、吕继钜(旦)等多人。在于都银坑和祁剧老舞台唱对台戏达十五天之久,民国三十五年(1946),全部衣箱及演出用具,被第六教养院强行借去,终未归还。演出团两手空空,无法演出,被迫停办。兴国地方戏剧的滚滚长河,从此暂时中断。直至建国以后,七易其名的兴国赣剧团(南北词)崛起,继续延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