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话剧社是由重庆大学学生创建的学生社团组织。
重庆大学缙云话剧社现隶属于校团委领导下的学生艺术团,主要从事话剧、小品、相声、DV剧以及其它曲艺节目的创作、排练以及演出。2006年,经校团委批准,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演艺队更名“缙云话剧社”。
缙云话剧社第一任社长: 靳文娟 (数理学院)
缙云话剧社第二任社长: 王宏亮 (文新学院)
缙云话剧社第三任社长: 黄姗(文新学院)
缙云话剧社第四任社长: 李龙(外语学院)
缙云话剧社是我校发展完善的校园戏剧业余团体,以充实校园文化,为校内各种晚会输送优秀戏剧节目,提高校园戏剧欣赏品味,营造良好校园戏剧氛围,培养戏剧文艺骨干为努力目标。
缙云话剧社的前身可追溯到1937年成立的重庆大学乡村宣传团,以话剧的形式开展大量救亡与启蒙的文艺宣传,1946年,周恩来访问重庆大学,观看并高度赞扬了乡村宣传团演出的抗日戏剧《放下你的鞭子》。1956年,在时任校长郑思群的倡导与主持下,重庆大学学生艺术团演艺队(时称“重庆大学文工团话剧分队”)正式成立。在五六十年代曾经上演了多部大型话剧作品,如《新的一课》、《青年一代》等,并且在全国进行了数次巡回演出,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仅近年来,剧社就先后上演了七十余部优秀剧目,包括话剧《雷雨》、《茶花女》、《乱世佳人》、《恋爱的犀牛》、《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镜子里的女大学生》、《高烧三十九度七的归宿》、《美人鱼》、《思凡》、《暗恋桃花源》、《武陵人》、《再等戈多》、《家》、《重庆往事·红色恋人》等,小品《爱在我们心中》、《花开的声音》、《上铺下铺》、《情》、《三个神经病》、《开心诊所》、《白桦林》、《夜半抓贼》、《骚扰电话》、《民意测验》、《约会》、《留下吧,老师》等,舞台剧《青春之歌》、《奔跑在阳光下的青春》等,相声《大保镖》、《猜谜》、《如此这般》、《姓名学》、《八扇屏》、《恋爱也疯狂》、《我的大学》等,以及哑剧、评书、快板、川剧节目等。
此外,2002年,演艺队成员还发起成立了“雕刻时光”戏剧工作室,它是演艺队下设的重庆大学第一个从事专门戏剧创作演出的学生团体。
近年来,剧社在重庆市、全国多项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截止2008年底):
小品《花开的声音》荣获重庆历史上唯一一个“全国相声小品群英奖”的优秀奖。
2004年8月,由演艺队选送的话剧《高烧三十九度七的归宿》成为重庆第一个、西部高校第三个入选“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作品,并在北京国家话剧院成功上演,夺得“优秀表演奖”和“创作奖”,得到了全国各兄弟高校剧社和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一致好评。
2005年,小品《骚扰电话》获重庆市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业余组一等奖第一名,小品《民意测验》获三等奖。
2007年11月,在“第二届重庆大学生戏剧节”中,由剧社选送的话剧《再等戈多》一举夺得“优秀组织奖”“优秀创作剧目奖”“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等五项大奖,受到市文联、市剧协以及观众的高度称赞。
2008年10月,在“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小品《留下吧,老师》获得二等奖,相声《恋爱也疯狂》获得三等奖。
2008年12月,相声《恋爱也疯狂》获重庆市第二届曲艺大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三等奖。
剧社成员戏剧素养的提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2005年7月,剧社成员应“林兆华戏剧工作坊”邀请赴北京大学参加“遇见大师——系列戏剧工作坊”的活动,成员的戏剧素养得到了欧洲戏剧大师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以及林兆华、孟京辉、濮存晰等国内著名戏剧导演、演员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缙云话剧社扎根于重大和重庆深厚的人文底蕴之中,沐浴在“耐劳苦,尚简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校风中。它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离不开重大莘莘学子的赞同和鼓励,离不开剧社师生同舟共济、胶漆相投的真诚友谊。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始于做戏、终于做人——这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将以持之以恒的精神,然然升腾的热情和高度和谐的团队精神将悠悠岁月积淀而成的人文底蕴化成熊熊的火炬,并将这心灵之焰不断传承。
话剧社的宗旨是:用真诚去体验五彩的人生,用真挚去诠释青春的追求,用我们热情的心、积极的态度与纯粹的理念去演绎生活,演绎梦想……其实,我们都是一群在戏中欢呼雀跃的孩子……
这里 记录了我们青春的脚印
这里 饱含着我们激情的汗水
这里 封存着我们感动的瞬间
这里 见证了我们彼此的友情
这里 藏着我们儿时的梦想
这里 我们微笑着勇敢飞翔
这里 岁月抹去年少的痕迹,却带不走那一个个熟悉天真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