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宜昌最古老的商业起源,由一座城门的开辟形成了城市商业街道的雏形,凝结了宜昌原始的商业记忆;这里,也曾是宜昌历代府衙的坐拥之地,成为古宜昌城的行政中心,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符号,达官显贵云集出入的上流场所。
从“东湖门”到“大东门”,从“大东门”再到“东门”,它的名称几经改变,铭刻下一段段沉沉浮浮的印记。同时,作为一座城市的门户,它自身也发生着嬗变,作为城市的窗口地带,“东门”历经时间的洗礼,呈现出古老而又现代的商业影像。
到了21世纪,这里的商业华丽变身,商业形态逐渐向高层次转变,大型写字楼、商场等商业物业相继崛起,被喻为宜昌的时尚金融街。为宜昌商业建立新的城市坐标系。
宜昌古称夷陵,城市起源极早,古代城邑的形成和演变,自唐代已有详细记载。以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为标志,宜昌现在市区从这年固定下来,继续扩大,再未变动。一直到今日,已历时1373年。
在古代城邑形成的历史上,城墙及城门的修建使城市初具雏形。“东门”作为宜昌的古城门之一,较早地规划和修建,并被记载在史书里。史料记载,明城墙筑有八门。清初,城门由八门改为七门,名称也有所改变:东湖门改为大东门,南藩门改为大南门,文昌门改为小南门,西上门改为中水门,西塞门改为镇川门,北左门改为小北门,北望门改为大北门。“大东门”便成为现今东门的前身。一直是川鄂之间粮食中转的码头,带动着整个城池的繁荣。
夜间出游,幽幽灯光,款款音乐,依依杨柳,粼粼波光,向人们传递着深邃的美感。顺江而下,粉墙黛瓦,亭台楼榭,花丛柳影,长江风流尽收眼底。游览至此,经纶世物者,早已息心忘返;浪迹江湖的文人骚客,亦会驻足不归。
至咸丰2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淮盐进入湖北的通道被堵,川盐便开始大规模经宜昌下运荆楚地区。川江盐运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宜昌城镇商业贸易的发展。据记载,当时镇川门上下各起运点(码头)樯桅林立,船只数以千计,船民多达万人,叫做“日有千人拱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宜昌航运空前兴盛。“大东门”一带已有相当繁盛的商业街市,被称为宜昌商业的历史图谱。
至清末,东门口前即已形成了一条颇为热闹的东门外正街。东门菜市口是一个自发性的交易集散地,发展成一条繁华的街道,有小贩的吆喝叫卖声,有买家讨价还价的极具宜昌特色的方言声,绘成一幅“宜昌清明上河图”的街市胜景,东门口街市成为宜昌古城的四大街市之一。
一帧风景若少了文化底蕴,就缺了灵性;而文化没有风物作载体,则又索然。东门使文化与美景交相辉映,使灵性和生趣相互交融。她在古老的历史沧桑中崛起,焕发青春,达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统一。
东门商业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倚赖了地处古城门的地理优势。中国传统有以东门为尊的旧例,远古的宜昌也是如此,东门是宜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宜昌兴起于东门。据考证,宋时欧阳修贬居夷陵作官时,就曾在宜昌的东正门留下六一书院、府衙旧址、四贤堂等文化遗址,同时也有钟鼓楼、尔雅斋、东门菜市口等逐渐湮灭和淡忘的历史遗迹。
另有记载,在东门附近,宜昌古城献福路形成的历史较久。明洪武中(公元1378—1387年)时,建州署在西上门内 (现靠沿江大道的献福路口),大约在今101至献菜场一带。清雍正十三年 (公元1735年)时,开始改府置县,用州署为县署。民国初,宜昌县政府驻于此路,即得“县府路”之名。
民国十九年 (公元1929年—1930年初),为将宜昌城内连成一片,古城墙拆除,并在原城墙基础上,开辟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现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至环城北路一段),东门又成为环城北路、城环东路的交会处,因而商业经济又有所发展。
宜昌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东门不仅在市内交通位置上更显重要,而且商业、服务网点亦不断增多。上世纪90年代年以后,东门口的集市贸易更趋活跃,成为全市主要的集贸市场之一。这里的小商品市场异常兴旺,成为宜昌赫赫有名的建材装饰一条街。灯具、管材、家具,装潢的所有用品,这里都能买到,宜昌人十有八九都要到此购买装修材料。
而此时,由于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宜昌开始大规模建立新城区,城市中心逐渐转移,传统的商业格局发生变迁。东门真正成为了这座有几千历史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地标之地,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东门风景因为有宜昌人的美而更卓越,宜昌人又因为东门之美而更灵慧。华兹华斯说:“自然的珍宝你探不到底,它既能怡情,又能益智。”在东门,如果是为心情而来,则可以领略可人风光,在淡泊宁静中明志致远,在闲情逸致中超凡脱俗;若是为考古寻史而来,则可以在历史再现中思索冥想,在折戟中寻求真谛;若是为了寻亲觅友而来,则可以拐进小巷,在促膝长谈中共话宜昌风情,在心的交互中使灵境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