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汉光(1937-),历史学家,浙江江山人。1949年随父迁台,1960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政治大学法学硕士、博士,1969年毕业。专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正大学文学院历史所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吴凤工商专科学校(今吴凤技术学院)教授兼校长,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教授。1970年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张革新史学研究方法,致力以当代社会学、政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所撰《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1966)一书,获“中国学术著作奖”。
著作主要有:《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1969)、《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18册,1984-1994)、《中国中古社会史论》(1988)、《中国中古政治史论》(1990)、《中国中古官僚政治论集》(2002)、《中国中古官僚婚姻论集》(2002)等。主要论文有:《唐代后半期后妃之分析》、《晚唐五姓着房之婚姻关系》、《李渊崛起之分析——论隋末“李氏当王”与三李》、《论安史乱后河北地区之社会与文化 ——举在籍大士族为例》、《关陇集团婚姻圈之研究——以王室婚姻关系为中心》、《唐代妇女家庭角色的几个重要时段》、《从考古发现看魏晋南北朝生活型态》、《论唐代之封驳》、《唐代统治阶层下降变动之研究》、《唐代统治阶层父子间职业变动之研究》、《论〈贞观政要〉中的君臣沟通文化》、《唐代军卫与军府之关系》、《陈寅恪传》、《隋唐军府之演变比较与研究》、《唐代前半期居住洛阳姓望之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