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公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戚继光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秋天由山东都指挥佥事,调升浙江都司佥事,司屯局事。后晋参将,分守台州、宁波、绍兴。当时倭患最严重的是台州,而新河(旧名迂浦,今属温岭市,为建置镇)是台州通海的重要水道,于是戚继光带兵进驻新河。

戚公在这一带前后数十战,歼敌5400余,擒获倭寇首领五郎、如郎等数十人,拯救了被掳男女万余名,确保了一方黎民的太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他奉命赴福建剿倭。离别这一天,新河百姓夹道相送,队伍长达数里。嗣后百姓又自发集资,在当年平倭古战场披云山腰,建造了戚公祠。祠为3开间2进,门厅之后为正殿,重檐歇山,巍峨壮观。中有戚继光石雕坐像,左手握剑拄地,神态庄严、威武;双目如炬,注视着东南大海。

当年太平县(今温岭市)知县徐钺撰写的《南塘戚公奏捷实记碑》依然保存在祠内。

“御寇仰南塘,迂浦勋名传万户;论功追武穆,披云俎豆享千秋。”

400多年过去了,戚继光新河平倭的事迹仍在当地传颂不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