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异质细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核异质细胞是指细胞核发生异常改变,但胞质分化正常的细胞。核异质表现为核的大小、形态异常,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边界不整齐等。核异质细胞形态上介于良性细胞和恶性细胞之间,所以又称间变细胞,相当于病理组织学上的不典型增生。核异质细胞常按细胞异型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核异质细胞。

1.轻度核异质细胞 细胞核较正常约大半倍,轻至中度畸形,核染色较深,但核染色质颗粒细致,且均匀分布,偶见个别细胞呈粗颗粒状,一般多见于鳞状上皮的表层和中层细胞。由于常在慢性炎症时出现,又称炎性核异质细胞。

2.重度核异质细胞 细胞核增大比较明显,比正常约大一倍,有中度以上的畸形,染色质颗粒较粗,核染色更深。由于形态上很接近于癌细胞,而且也可能发展为癌,所以又称癌前核异质。重度核异质细胞常见于底层细胞和部分中层细胞。

3.中度核异质细胞 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习惯上一般不分为中度,仅以轻、重两度表示核异质的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细胞异型超过一般炎症变性程度,但尚不足以诊断为癌的细胞,均诊断为核异质细胞。因此脱落细胞中诊断的核异质细胞,实际上有三类细胞:①真正的“癌前期”细胞即真正的核异质细胞;②部分形态异型性比较明显的炎症变性上皮细胞,在涂片中与癌前期细胞无法区别,也诊断为核异质细胞;③数量少,形态又不够典型的癌细胞,亦诊断为核异质细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