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牢狱(牢狱)

1.监狱。《管子·度地》:“虚牢狱,实廥仓。”《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昂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与其不得朋友而死,则牢狱之死,战场之死,固甘如饴也。”

2.比喻限制、束缚人的地方。 叶圣陶 《倪焕之》一:“四角方方的教室不再是生趣索然的牢狱。”

各历史时期牢狱的特征

牢狱至今已经几千年历史,在历史中,先后出现过奴隶制国家牢狱、封建制国家牢狱、资本主义国家牢狱、社会主义国家牢狱。其特点分别是:

奴隶制国家牢狱:刑罚观念及刑罚执行以复仇主义为目的,刑罚手段主要是生命刑和肉刑,牢狱是用来关押等待执行刑罚和未决罪犯的地方。

封建制国家牢狱:刑罚观念及刑罚执行以威吓为目的的,牢狱制度和牢狱管理残酷、黑暗。

资本主义国家牢狱:前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牢狱目的的以报应为目的,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刑罚理论的发展,逐渐转变为以矫正和教育为目的的。

社会主义国家牢狱:是以把犯罪的公民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目的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牢狱后期,牢狱逐渐向罪行法定、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靠拢。

我国目前的牢狱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牢狱体制,贯彻的方针是“教育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