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家和冶金教育家章守华(1917~ ),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金相热处理专业的主要创建人和开拓者。他在适合我国资源条件的合金钢新钢种的开发;在发展快速凝固技术,开拓新型高温合金;在相变和强韧化研究;在大型轧辊的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他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金属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章守华1917年10月26日 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勤奋好学。1935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1939年毕业,以优异成绩获工学学士学位。从唐山交大毕业后,他先后到四川大渡口钢铁厂、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助理工程师。1944年10月,赴美留学,1946年获卡内基理工学院(今卡内基梅隆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美国西屋公司、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室任实习工程师、任研究助理。1949年9月他受聘于母校,回到唐山交大冶金系,任副教授、教授。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唐山交大冶金系成为新建立的北京钢铁学院的基础力量,章守华也随之调到该院工作,先后任金相及热处理系和工艺系(含金相热处理和压力加工两个专业)教授、系主任。他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院、系、学科的筹建和发展而辛勤劳动。 作为材料系的学术带头人,章先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他在硅对钢的回火转变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所用火箭壳体钢提供了硅的作用机理,促进了该壳体钢研制成功。他领导的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超高强度结构钢课题组研制成的32SiMnMoV超高强度结构钢,成功地应用于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和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发射火箭的壳体材料。
章守华是1952年北京钢铁学院建校的14名筹备委员之一,是金相及热处理系(现改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第一任系主任,直至1984年,他退居二线后,仍继续担任该系的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他作为系的行政和学术的主要负责人,为教学和科研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在开拓学科新领域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他坚持教书育人,并以“严格要求,重在引导,诲人不倦,言教身教”的教风律己。他备课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讲课语言简练、条理清晰、论述透彻,板书工整,深受学生欢迎。
为弘扬章守华先生教书育人的大师风范,彰显先生为国家发展和学校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北京科技大学特于2006年10月26日举办了庆祝章先生90华诞系列庆祝活动。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王润教授、徐祖耀院士、王崇愚院士、陈国良院士、葛昌纯院士以及材料系五六、五七届毕业生代表和海外学生代表们纷纷致辞向章先生表示祝贺。毕业生代表们还回忆了当年恩师对他们的谆谆教诲,并向恩师汇报了当年同窗的近况,祝愿先生健康长寿、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