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作物保护研究所是由农药、昆虫、植物病理和植物化学等多学科组建的开放型教学研究机构。该所以贵州主要农作物的重要病虫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农作物重大病虫的致害成灾机理及其灾变规律,依托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按照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对天然农药的巨大需求,致力于天然农药的开发和农药环保型剂型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促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治理关键防治技术(体系)的创新与突破,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逐步实现有害生物的绿色可持续治理。
2006年,贵州大学作物保护研究所通过农业部农药登记药效试验资质单位认证。
本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应用
开展杀虫、杀菌、除草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其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对植物源农药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生物活性成分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机理;并致力于植物源农药环保型剂型的研制及应用技术研究。
2.微生物源农药研究与应用
调查我省微生物源农药资源,研究其分离、纯化、复壮等培养技术和对有害生物作用机理;并致力于微生物源农药的剂型研制及应用技术研究。
3.高效天敌的扩繁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建立各类害虫天敌资源库,开展重大害虫的优势天敌、强抗药性和抗逆性天敌的人工饲养技术和离体培养技术以及规模化生产和大量释放与助增技术研究,推进生物防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4.昆虫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与应用
积极开展昆虫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5.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绿色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揭示农作物重大病虫致害成灾的内在机理及其灾变规律,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绿色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促进新的关键防治技术(体系)的形成与突破,大幅度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逐步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6.农药环境毒理与农药残留研究
开展农药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农药残留、环境管理、污染防治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建立系统、规范的农药环境毒理及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创建数据库,为我省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含中药材)生产做出农业生产环境背景区划。
目前,本所着重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致力于天然农药资源库的研究和发掘,逐步摸清我省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的资源,创建天然农药资源数据库。
2.致力于天然农药制剂化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力争在5年内,研制开发出1-2个天然农药制剂,使天然农药在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尽快地应用于生态农业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的开发,以加速我省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致力于农药的环境行为、污染防治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制定贵州山区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我省自给和出入我省的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含中药材)的安全性。